??
3結構縫的設置 3.0.1建筑工程的結構縫包括兩類接縫:一類是滿足各種變形或位移需要的構造縫,另一類是滿足混凝土澆筑施工需要的施工縫。構造縫是為了適應建筑 物體型和體積變化 而設置的,可用于消除因結構相鄰部分的變形或位移不協調而產生的約束。施工縫僅是在連續澆筑混凝土的作業中,在結構的規定位置接槎所留置的界面,以分割 新、舊澆筑的 混凝土。 當建筑物體量較大或體型復雜時,結構的各部分之間在各種作用下可能產生不同的變形,在超靜定結構中這種變形常受到約束,當約束應力(或應變)積累至 一定程度,就會 產生間接裂縫。通過設置結構縫將其劃分成若干相對獨立的結構單元后,按單個結構單元考慮,約束應力可大幅度減小。 3.0.2本條列舉了常見結構縫的種類,工程實踐中府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宜的結構縫,并采取相應的細部構造措施。結構縫的功能主要指結構受力和變形的要求,即有符合 設計要求的傳遞內力的能力以及容納結構構件變形、位移的能力。 膨脹縫的設置,主要是控制溫度增加的影響,常用于分離墻和樓板或屋面、柱和樓板、橋面板和橋墩或橋臺等。 收縮縫常用于大面積板、長度較大的墻、蓄水結構及擋土墻中,來容納早期因水化熱引起的位移和不可逆的收縮位移。收縮縫可以是永久性的,也可以是臨時性的。我國常 用的后澆帶即是一種臨時性的收縮縫。 當結構形狀或體量發生突變時,需要設置體型縫,將結構在突變處分割為相對獨立的結構單元。體型縫還可以將建筑物內不同的結構體系分隔出來。若結構形 狀突變僅限于 局部,設置局部縫可防止或減輕由應力集中產生的裂縫。局部縫也可以看作體型縫的一種。一般來說,體型縫是針對結構整體的,需完全斷開;而局部縫是針對結構 局部的,僅 需在局部斷開。 在不能自由收縮的混凝土中,由于收縮和溫度下降引起的拉應力可以通過控制縫來釋放或減小到可接受的程度。將控制縫設置在截面的薄弱處,目的是使開裂 和收縮沿著這 些預先選擇好的、不明顯且可以接受的部位發生。控制縫常用于分隔大的、相對細長的結構單元。控制縫的造價低,而且建造也比較容易。 施工縫是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暫停位置,在實踐中經常遇到。施工縫的處理非常重要,應能保證新、舊澆筑的混凝土之間形成充分粘結。 3.0.3本條列舉了常見結構縫的形式,工程實踐中應根據設計要求進行選擇,并采取相 應的細部構造措施,以滿足結構縫的功能要求。 3.0.4結構縫的功能除滿足結構的受力和變形要求外,尚應包括本條列舉的與非結構要求相關的耐久性等要求。 理想情況下,結構縫應和結構物有相同的設計壽命,但實際中很難做到。因為接縫元件易于暴露且要承受各種環境和外力作用。為了能夠延長結構的使用壽命,可能需要采 用較昂貴但耐用且堅實的結構縫。 建筑物功能中一個重要的方面是防止水或氣體的泄露和進入。結構縫的填縫材料應能在容納預期位移的條件下防止水及其他液體、氣體的滲漏。 結構縫設計時,應考慮隔聲、隔熱、消防的功能要求。任何跨越結構縫或在結構縫間的材料都應能容納預期的位移,具有良好的隔熱、隔聲或阻火性能,且與縫的其他功能 要求相協調。 可見結構縫可能影響混凝土建筑物的整體效果,應將結構縫的設計作為整體設計的一部分。當結構縫不能被掩蓋時,通過建筑手法充分展示或與其他外觀特征協調處理也可 能達到很好的整體效果。 由于接縫元件沒有建筑物那樣長的使用壽命,所以結構縫都要有可能進行常規檢測和維修。此外,結構縫的設計應便于缺陷元件的拆除、混凝土表面清洗和制 備以及構件的 更換。在可能需要更換元件的地方應考慮到縫的寬度及深度。利用合適的接近結構縫的設備而不過度危及操作應該是可能的。例如,對較高的房屋,坐式下降法相對 于吊籃或腳 手架來說可能是一種可行而經濟的選擇。 3.0.5結構縫的功能要求多種多樣,設計時應綜合考慮結構受力和變形的要求以及縫的耐久性等要求。對于需要傳遞內力的 結構縫,應通過設計保證其相應 的傳力性能。結構縫的細部構造措施對于保證縫的功能非常重要,設計時應仔細考慮。對于設縫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可通過采取有效的建筑處理消除或減輕。同 時,縫的設計 應有可操作性,并做到實用而可靠。 ![]() ![]() 更多行業信息 新型砂漿網:http://www.www.azcospm.cn/ 保溫工程網:http://www.bwgcw.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