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工藝標準適用于一般民用建筑及公用建筑工程中的木制和金屬掛鏡線、貼臉板、壓縫條工程的安裝。2.1 材料與制品的要求; 2.1.1 木制掛鏡線、貼臉板、壓縫條的木材樹種、材質等級、加工規格和線條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含水率不大于12%。門窗貼臉板、壓縫條應采用與門窗框相同樹種的木材。 2.1.2 木制掛鏡線、貼臉板、壓縫條使用的木材不得有裂紋。扭曲、死節等缺陷,加工制作與安裝時遇有死節缺陷,應挖補粘制牢固,修飾美觀。 2.1.3 金屬掛鏡線、貼臉板、壓縫條制品的材質種類、規格、形狀應符合設計要求。 2.1.4 安裝固定材料:按設計構造要求、材質性能選用,一般可選用圓釘、螺絲、粘結、脹桿螺栓等。 2.2 主要機具: 2.2.1 電動機具:電焊機、手電鉆。 2.2.2 手用工具:大木刨子、小木刨子、槽刨、小鋸、錘子、平鏟、割角尺、螺絲刀、墨斗、鋼挫、木挫等。 2.3 作業條件: 2.3.1 在結構施工時應考慮掛鏡線的固定件(木磚或預埋件)。如為木磚,在有抹灰層的部位安裝掛鏡線時,應在抹灰之前在木磚面上釘以防腐小木方,厚度為20mm,并在小木方上釘一小圓釘,露出灰面層,以便安裝掛鏡線找固定點位置。 2.3.2 安裝掛鏡線、貼臉板、壓縫條前,應做完頂棚、墻面。地面裝飾工程項目。 2.3.3 安裝掛鏡線、貼臉板、壓縫條前,應檢查前道工序項目的質量,是否滿足安裝掛鏡線、貼臉板、壓縫條的要求。 3.1 工藝流程: 檢查安裝部位條件 → 檢驗加工品 → 定位與劃線 → 定位與劃線 → 安裝固定
3.2 檢查安裝部位:安裝前應檢查掛鏡線固定點是否有標志;貼臉板和壓縫條相接部位的抹灰和其它接縫與門窗框的平直度,是否滿足安裝的要求。 3.3 安裝前應檢查加工品的樹種、材質等級、規格、加工質量和特備零件,均應符合設計要求。 3.4 定位與劃線: 3.4.1 掛鏡線定位時應考慮門窗高度,電企位置、窗簾盒位置與掛鏡線交圈和高低的效果。 3.4.2 貼臉板和壓縫條定位時,應根據設計壓框寬度,使壓余量尺寸一致。 3.4.3 金屬和其它材質的制品均應與最凸出的壓面尺寸一致。 3.5 配料與預裝: 3.5.1 掛鏡線、貼臉板、壓縫條的安裝需先配料。在安裝部位首先量尺,處理接頭或轉角位置;設計無特殊要求時,接頭應成45°角;轉角位置應按設計轉角大小刨成坡角相接。 3.5.2 量尺后,組割配料,并在安裝部位進行預裝。 3.6 安裝固定: 3.6.1 掛鏡線安裝的固定方式按設計要求,但必須牢固、平順。一般固定方法有釘固、脹桿螺絲固定等。在特殊飾面的墻、柱上安裝掛鏡線,應待面層施工完后進行。 3.6.2 貼臉板和壓縫條應緊密釘固在門窗框上,釘帽應砸扁沖入,釘的間距一般為400mm,視貼臉板和壓縫條的樹種、材質、斷面尺寸而定。 4.1 保證項目: 4.1.1 掛鏡線、貼臉板、壓縫條制品的選材品種、規格、形狀、顏色、線條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4.1.2 掛鏡線安裝標高應一致,線條平直。 4.1.3 掛鏡線、貼臉板、壓縫條安裝的割角、接頭不得有錯槎,觀感清晰,固定牢靠。 4.2 基本項目: 4.2.1 安裝位置正確,接縫嚴密,割角整齊、交圈,與墻面緊貼,顏色一致。 4.2.2 尺寸正確,表面平直光滑,線條通順、清秀,不露釘帽。 4.3 允許偏差項目,見表9-51∶ 掛鏡線、貼檢板、壓縫條安裝允許偏差 表9-51 項次 項 目 允許偏差 (mm) 檢 查 方 法 上口平直 3 拉5m線檢查 交圈標高差 3 尺量檢查 2 貼臉板壓縫條 距門窗框裁口差 2 尺量檢查
5.1 安裝時不得損壞裝修面層,不得用錘擊墻面和重擊門窗框。保持裝修面的潔凈。 5.2 安裝操作中注意保護已施工完畢的墻面、地面、頂棚、窗臺等不受損壞。6.1 安裝接槎不正、不平、不嚴,割角不準:截料、頂裝應認真,有缺陷應在預裝時修正,無誤后再正式安裝固定。 6.2 加工規格不一致:在配料時,應在同一部位相接處選擇規格、色調一致的加工品;操作中應將接槎對準后方可固定。 6.3 釘帽露出安裝品表面:應用砸扁釘帽的釘子釘固,并用尖沖子錘送入板面1mm。 本工藝標準應具備以下質量記錄: 7.1 制品和材料應有材質合格證、木材烘干試驗資料。 7.2 安裝質量檢驗評定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