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水泥砂漿抗裂性能試驗的儀器和設備、試驗室條件、原材料和配合比、試驗方法、試驗結果的計算和評定、試驗報告等。 本標準適用于評定不同水泥砂漿(包括素水泥砂漿、摻外摻材料水泥砂漿)的早期塑性抗收縮開裂的性能。外摻材料包括纖維、外加劑、摻合料等。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 8076——1997 混凝土外加劑 JGJ 52 普通混凝土用砂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 JGJ 63 混凝土拌合用水標準 3 儀器和設備 3.1 砂漿攪拌機:攪拌筒容量(進料)28L,攪拌筒額定容量(出料)15Lo 3.2 電子計量秤:量程12kg:分度值2g;精度3級。 3.3 工業天平:量程5 000g:分度值10rog;精度9級(H1)。 3.4 臺秤:量程50kg:分度值20g:精度3級。 3.5 風扇:風速為4m/s~5m/s。 3.6碘鎢燈:1 000W。 3.7鋼卷尺:5m;量程5 000mm:分度值1mm。 3.8塞尺:量程4.07mm分度值0.01mm。 試驗用的模板底部為五合板,四周邊框為硬木制成,模板底部和四周邊框用木螺釘和白膠水固定好:模板內凈尺寸(即試件尺寸):長910mmi3mm、寬600mm±3mm、高20mm±1mm;模板底部襯有兩層塑料薄膜,以減小底模對試件收縮變形的影響:模板四周、底部應保持平整狀態,無翹曲、無凹坑的現象;模板內放置直徑為8mm光圓鋼筋的框架,框架的外圍尺寸(包括鋼筋在內):長880mm±3mm、寬570mm±3mm,框架四角分別焊接四個豎向鋼筋端頭,鋼筋端頭離模板底部的高度為6秘密;鋼筋框架允許重復使用,但鋼筋框架應保持清潔干凈、沒有明顯的變形,無翹曲、無脫焊的現象,框架應處于同一個平面上,以保證下次使用時不露出砂漿表面。 4試驗室條件 應在溫度為20~C±3~C、相對濕度為60%±5%的室內進行。 5 原材料和配合比 5.1 原材料 5.1.1 試驗用水泥宜采用符合GB 8076—1997中5.1.1規定的基準水泥。在因故得不到基準水泥時, 應采用強度等級為42.5的普通硅酸鹽水泥。 5.1.2 試驗用砂應采用中砂,其質量應符合JG丁52規定的要求,其中細度模數為2。2—2.4,含泥量小于1%。 5.1.3 拌和用水應符合JOJ 63的要求。 5.1.4 需要檢測的摻入水泥砂漿中的材料(包括纖維、外加劑、摻合料等)。 5.2 配合比 試驗用原材料的配合比為:水泥:砂:水:l:1.5:0.5(質量比);需檢測的材料摻量為委托單位推薦摻量。若采用摻合料,則采用內摻。 6 試驗方法 6.1 試驗室拌制砂漿時,材料應稱重計量。稱量的精確度:水泥、水、外摻料為±0.5%;砂為±1%。 6.2 試驗室拌制一盤砂漿的用量應足夠滿足一塊試驗用模板的用量。一塊試件的原材料用量:水泥(膠凝材料)用量為10kg、砂用量為15kg、用水量為5kg;需檢測的材料用量按委托單位推薦的摻量。如砂中含水,用水量應作調整。 6.3 試驗用的模板應水平并排擺放在堅固、平整的試驗平臺上,并保持平整,模板間距為300mm,事先在模板內部全部鋪好兩層薄膜,然后放入鋼筋框架,鋼筋框架應處于模板內的中心位置。 6.4 將基準砂漿用的原材料稱量后,一次裝入砂漿攪拌機內攪拌1min后,倒入全部用水,經砂漿攪拌機再攪拌3min一4min。 6.5 受檢砂漿的攪拌方式按照受檢產品說明書提供的攪拌方法攪拌。 6.6 拌合料攪拌后,其流動度應滿足自動流滿整個模板(特殊情況應另作調整)。 6.了 將拌合料沿著模板的邊緣螺旋式向中心進行澆筑,直至拌合料充滿整個模板,立即用光滑的寬度不小于25wn、長度大于模板短邊的鋁合金方管(使用前用濕抹布擦拭干凈)沿著模板的長邊從試件中心線向二邊快速刮平試件表面。 6.8 立即開啟風扇吹向試件表面,風扇位于距模板短邊150mm處,風葉中心與試件表面平行,試件橫向中心線的風速為4m/s一5m/s。 6.9 同時開啟1000W碘鎢燈,碘鎢燈位于試件橫向中心線的上方1.2m、距模板長邊150mm處,連續光照4h后關閉碘鎢燈。 6.10 風扇連續吹24h后,用塞尺分段測量裂縫寬度d,按裂縫寬度分級測量裂縫長度l,用棉紗線沿著裂縫的走向取得相應的長度,以鋼卷尺測量其值/,單位為mm。測得的數值尾數如小于5mm時,尾數取0mm;如大于或等于5mm時,尾數取10mm。裂縫測量過程中應為同一人。 6.11 記錄試驗開始和結束的試驗室溫、濕度條件。 7 試驗結果計算與評定 7.1 以約束區內的裂縫作為本次試驗評定依據。根據裂縫寬度把裂縫分為五級,每一級對應著一個權重值(見表1),將每一條裂縫的長度乘以其相對應的權重值,再相加起來所得到的總和稱為開裂指數W,以此表示水泥砂漿的開裂程度。 表1 權重值 裂縫寬度d mm 權重值 A d≥3 3 3>d≥2 2 2>d≥1 1 1>d≥0.5 0.5 d<0.5 0.25
7.2 開裂指數以mm計,按式(1)計算: …………………………(1) 式中: W——開裂指數,單位為毫米(mm);
——裂縫長度。 7.3 以二個試件開裂指數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該組試件的開裂指數值,計算精確至1mm; 7.4 抗開裂性能比以基準砂漿的開裂指數平均值與需要檢測的摻入水泥砂漿中的外摻材料的開裂指數平均值之差除以基準砂漿的開裂指數平均值的百分數表示??归_裂性能比廠按式(2)計算,精確至1%。 …………………………(2) 式中: ——抗開裂性能L匕,正值表示提高,負值表示降低,單位為百分數(%); W1——需要檢測的摻入水泥砂漿中外摻材料的開裂指數的平均值,單位為毫米(mm); W0——基準砂漿的開裂指數的平均值,單位為毫米(mm)。 8 試驗報告 試驗報告必須包括下列內容: a) 送樣單位: b) 試驗用原材料及配合比; c) 需檢測的材料品種、摻量: d) 試驗室溫度、相對濕度; e) 每次試驗試件對應權重值的裂縫寬度、裂縫長度、開裂指數、抗開裂性能比: f) 本標準編號: g) 試驗日期; h) 試驗單位和人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