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砂漿網近日,工作人員來到此次大走訪的成都市最后兩個區——高新區和天府新區,探訪這里的散裝水泥推廣工作情況。通過8天深入一線的了解,深深感受全市散裝水泥推廣戰線實現科學治理工地揚塵,助力共創碧水藍天的決心。有的以技術管控為依托,有的以閉合體系實現監管,有的多部門協作形成合力,有的以機制為保障實現“全覆蓋”……推廣散裝水泥,上關乎空氣質量,下關乎城市環境;持續進行工地科學治塵,只有逗號,沒有句號。 今年,根據全市散裝水泥發展整體形勢和要求,高新區規劃建設局克服人手少、時間緊的困難,在局內部建立推廣散裝水泥閉合監管體系,實現新區新建建設項目“禁現”全覆蓋,大大提高建設工地科學治塵效果。 為了提高實效,高新區規建局充分整合行政資源。該局明確要求高新區內市政基礎設施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必須使用散裝水泥;區內房屋建筑工程、安置房項目、民生工程及公共建筑項目須使用預拌砂漿,有力地促進散裝水泥事業快速健康發展。同時分解目標任務,落實相關責任——行政審批窗口以散辦的備案證明方可辦理施工許可手續;施工圖紙設計中,大力推行使用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招標監管機構對招標文件中未明確要求使用預拌混凝土和砂漿的均責令其重新修改;與安監站形成聯動,對全區域內在建工程展開“禁現”工作。通過建立暢通的內部聯動推廣機制,形成工作合力,提高了工作效能,為高新區新建建設項目“禁現”全覆蓋提供了機制保證。 今年,高新區還繼續加強散水宣傳力度,強化“禁現”的工作措施,切實提高散裝水泥、商品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的使用比率,確保全域“禁現”工作落到實處。此外繼續做好散裝水泥專項資金的征收工作,認真按照國家、省、市的有關政策規定,強化對散裝水泥專項資金的征收力度。同時繼續完善散裝水泥工作信息化建設,依據市建委“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及視頻實時監控綜合系統”,實現散裝水泥工作的信息自動化和網絡資源共享。 2015年,天府新區規建局質量安全監督站(散水辦)以建筑工業化為契機,結合新區綠色建筑、綠色施工要求,創新推廣散裝水泥管理模式,促進新區綠色建筑發展。 新區散辦充分利用質安站“質量、安全、墻改、散水推廣、建設執法”五位一體機制優勢,從項目開工勘驗到總平施工全程跟蹤,整合力量、嚴格監管,嚴禁現場攪拌,實現綠色施工。保證量——使用信息化監管手段,規范散水工作合同管理與竣工驗收。充分應用成都市散裝水泥監控管理系統,及時將企業砂漿合同登記入系統;竣工驗收時,通過系統對預拌砂漿使用量核查,實現從合同到竣工驗收使用量的閉合監管。規范質——加強政企互動,加強對砂漿質量、形態監管。質安站邀請砂漿協會派員組成檢查組,對新區建筑工地預拌砂漿形態、預拌砂漿質量進行重點檢查。加強處——結合新區質量兩年行動,對散裝水泥開展執法檢查。對發現現場攪拌或未按規定使用預拌砂漿或預拌砂漿質量不合格的進行嚴格查處。強化宣——深入社區、生產企業、施工現場,通過媒體網絡報紙等多種載體強化散裝水泥宣傳工作。 今年,新區制定了《綠色建筑行動實施細則》。新區散辦在新形勢下,逐步實現住宅產業化、建筑工業化,改善施工現場的環境和作業條件,減少建筑垃圾對環境的不良影響,有效實現“四節一環保”的綠色施工要求,實現低能耗、低排放的建造過程。今年6月,新區中建科技成都綠色建筑產業園即混凝土預制構件制品工廠已全面開工,新區建設中將應用住宅產業化裝配式施工,引領新區建筑工業化新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