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層之臺,起于壘土?!痹谥袊葜v時,美國聯合技術公司(以下簡稱UTC)副總裁戴尚德(Sandy Diehl)常引用《老子》的一句話。 他試圖用中國道家理論精髓來說服人們:節約現有能源、建筑業積極推進綠色節能標準,都是壘土。正是這點點滴滴的節約,才可以壘出更加持續、健康的城市。 作為一家為各國提供節能方案的設備制造商,UTC的產品已進入了中國大城市的標志性建筑和運輸體系中。 目前北京最高的地標性建筑,即63層高的北京銀泰中心有這樣的電梯:電梯下行和空載上行時可產生電量并將其用于建筑物內部系統中。 每天客流量超過300人次的上海地鐵車站,有這樣的消防設備:用于消防滅火的高壓細水霧噴頭可最大限度減少滅火時的用水量。 使用節能設備是不是增加成本?節能對建筑而言是一件奢侈外衣? 作為世界最大的機電產品公司之一的副總裁,戴尚德不僅會講羅馬的渡槽和中國的壘土,更善用數字來論證,“大部分人都高估了做綠色和節能的建筑成本,它其實只比普通的建筑成本高出5%-7%。” 即便是5%-7%的成本加在已經很高的建筑成本上,也極為可觀,但戴尚德仍堅信這樣綠色建筑的回報率要比一般的建筑高得多。 回報率這是任何一個投資者都需要關注的商業賬目。戴尚德總是和麾下的開利暖通、奧的斯電梯、聯合技術消防安保公司的幾個中國區總裁一起,耐心地算給各方投資者聽。 記者會上,戴尚德坐在會議室的中心,一會兒詢問開利的總裁舒若思,一會兒把話筒遞給消防安保的戴瑞德,像一個調度的首領,也像一個指導gesep.com玩擊鼓傳花游戲的擊鼓者。 這個角色恰好和他提出的集成協作的節能解決思路一致。即當這些方面的產品和技術集中成為一個智能化的系統時,那么所謂節能建筑的投入產出效益也將最大化。 目前戴尚德習慣每到一個現代化高層建筑中都看一看電梯商標的位置,看看是不是美國聯合技術的產品。這樣的習慣他從美國的康涅狄格州帶到了中國的上海和北京。 被高估的成本 綠色節能建筑投資成本只比普通的建筑高5%-7% 《21世紀》:在中國,舊房改造www.gesep.com環保和新房的開發都占到建筑業中的很大比例,這兩類建筑的節能化,哪個成本會更高一些? 戴尚德:綠色節能建筑的標準不同。LEED中有銀、金、鉑金標準,而綠星級中有一星、兩星、三星標準。第二點是,建筑一個新的樓宇,總是要比返修一個舊的樓宇花費低一些。比如說,電線,如果你要鋪設電線,新的正在建筑的樓宇的墻是開放的;如果安裝一個低耗能的空調,正在建筑的樓宇上還立著塔吊機,可以很方便就把空調放進去。而舊的樓宇就要費更多的工時和成本。第三點,也就是我們最關心的,是投資的回報率。如果投入一個最好的節能設備,就可以成為LEED的白金標準或者綠星的三星標準,而樓宇的長期環保節能就有了保證,那么投資的回報率也是可觀的。 雖然成本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數據應該是長期可持續回報率。根據WBCSD(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的數據顯示,普通人群都高估了做環保和節能的成本。大部分人都認使用綠色節能的技術和設備花費不菲,但是實際的情況是,綠色節能建筑投資成本只比普通的建筑高5%-7%,但是它的長期成效非常高,比如節省未來的電費水費開支。 《21世紀》:美國的LEED標準和中國的綠星星級標準,有什么不同嗎?UTC在中國的業務是如何考慮,并怎么驗證這些標準? 戴尚德:LEED是國際上唯一的可持續綠色建筑標準。在中國,LEED標準和綠星標準可被同時并用,這主要是由建筑發展商們選擇決定。如果一些發展商準備吸引跨國大公司的業務,他們通常會選擇LEED標準,因為這個標準更容易被理解。而如果發展商準備吸引本土公司的業務,他們會選擇綠星標準。 最重要的是,這兩種標準都有權威性,因此UTC可以遵循其中的任何一個標準。我們的可持續綠色咨詢公司,更可以幫助顧客提供咨詢,以幫助他們選擇更適合他們的標準。UTC作為一個獨立的公司,建筑商們給予足夠的支持,和在技術上幫助他們達到標準。然后,是第三方會提供建筑節能的認證,而我們的咨詢公司EMSI 會幫助客戶完成認證綠色建筑的設計咨詢方案。我們認為綠星標準在中國會更有長期的發展趨勢。 節能方程式 節能效益可通過與其它部門和系統的合作與集成來實現 《21世紀》:UTC在它的綠色節能建筑的技術概念中提到了集成協作化,它將給建筑帶來什么影響? 戴尚德:節能效益可以通過與其它部門和系統的合作與集成來實現,比如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到的“智能電網”。當電網通過與建筑自動化控制系統集成和協作,在發現用電量超過指定標準的時候,就可以自動生成信號、調整載荷。 通過更先進的建筑自動化控制,可讓大規模建筑和區域化集成一體發揮重要的作用。比如房間里的空調,在沒有人的時候它會不工作,當有人進來,空調感應就會自動的讓它開始工作,把室溫調到預設溫度。等我們開會結束,離開這個房間,空調又會停止工作。這樣的智能化,就可以減少在沒有人或者夜間辦公樓的電能浪費。 而我們在設計電梯的時候,會讓它在下行的時候的動能轉化成電能,并利用在建筑內部的其他系統用電中。如果把這樣的技術同時運用到安防系統,和其他的系統并安裝集成互聯,就會更大規模的形成節能的效果。城市的低碳出路 興建低碳生態城市,要考慮平時被浪費掉的能源怎樣有效利用起來。 《21世紀》:中國目前有很多城市正在興建低碳城市,你如何判斷低碳城市和綠色節能建筑關系? 戴尚德: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計劃興建低碳城市,但是我必須說,中國比任何其他的國家都多。比如說,天津的低碳城市的建設是和新加坡政府一起合作的。對我來說,中國對環保的和綠色產業的需求越來越高,興建低碳城市就意味著更多綠色建筑的需求。同時,也可以把小型的綠色社區、綠色商業區還有綠色的校園放在一起,最后成為一個低碳的社區,低碳城市并非僅僅考慮一幢幢建筑。 興建低碳的生態城市,就要考慮平時被浪費掉的能源。比如很多發電設備是在一個集中發電地點用燃燒煤來發電,大量能量卻從煙囪里帶走浪費掉了,再如輸電過程中的一些線損。 但是假如你設計一個小型的本地現場發電場,那么這些被浪費掉的熱能就可以被利用。如可以多設一些管道供熱,也可以多提供熱水,甚至可以通過化學的反應把余熱轉換成冷量,這叫做“吸收式制冷”。因此,從整體角度考慮區域、社區或大學校園的系統集成化方案,可以更多獲取并利用原未有效利用的能量。 《21世紀》:美國國會正在計劃實施一個新的能源法案,作為一家美國公司,你們怎么看待這項法案? 戴尚德:如果這個法案通過并實施,會帶來很多正面影響。如法案的制定會引發人們對氣候危機的足夠重視,會讓人們學會節約自己樓宇使用的能源,減少自己的碳足跡。另外,我們還看好目前一些尚未通過的法案,如可再生能源配額制(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這條制度規定,生產能源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要增加,比如說風力、水力、太陽能發電的使用比例要增加。同時還有一條法案叫“節省使用能源積分”(Demand Side Management of Distribution of Power Utilities Credit),這個法案的信息是,如果使用可再生能源,就會獲得“碳信用額度”,如果你鼓勵你的用戶節約用電,那么你也得到“信用額度”。 很多美國的能源法案正是針對節約能源來設計的,因此我們非常歡迎這樣的法案,也希望它能夠被通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