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志平,管理工程博士,現任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國藥集團董事長,是中央企業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雙料董事長”。 2012年是宋志平企業生涯的第33個年頭,也是一個節點式的收獲之年。30多年來,信奉一生做好一件事的宋志平始終扎根企業,把做企業作為終身的事業,從一名車間技術員到基層企業的管理者再到執掌大型央企帥印的領導人,他把“實業”二字深深融于自己的血脈,心無旁騖地為企業的改革與發展傾力奉獻,一路風雨坎坷,一路堅定執著。 善解企業難題的宋志平有著過人的膽識和卓越的領導力,屢屢創造“反敗為勝”的逆轉奇跡。1992年,時年36歲的宋志平擔任北京新型建筑材料總廠一把手,帶領企業迅速走出極度艱難的困境,發展成為全國新型建材行業的龍頭企業。2002年,宋志平再次臨危救困,帶領中國建材集團走了一條資本運營、聯合重組、管理整合與集成創新的發展道路,短短10年間由一個營業收入20億元的瀕危企業發展成為收入超過2000億元的我國建材行業唯一的世界五百強、全球第二大建材企業。國藥集團自他2009年任董事長以來,H股順利上市,國藥、中生、醫工院、中出服成功重組,“中央醫藥健康產業平臺”建設順利,僅用3年多時間再造了一個新國藥,營業收入由400多億元增至2011年的1250億元。2012年國藥集團營業收入將超過1600億元,成為進入世界500強的第一家中國醫藥健康企業。 2012年是宋志平以創新商業模式贏得企業發展的關鍵之年。宋志平以獨到的商業眼光和創新思維,賦予中國建材集團、國藥集團行業整合者的角色定位。兩家企業轉變發展方式,創新發展模式,獨辟蹊徑地采取了基于存量進行整合優化的全新成長方式,通過整合解決集中度和企業規模的問題,通過優化解決企業轉型升級和提升管理水平的問題,不僅實現了自身的跨越式發展,同時“四兩撥千斤”改寫了行業的命運。 面對產能過剩、企業分散、惡性競爭、效益低下等行業弊病,中國建材集團在宋志平的帶領下,摒棄傳統的建新線的產能擴張模式,走了一條通過聯合重組取得規模優勢,通過管理整合提升盈利水平,通過技術進步實現節能減排,通過市場協同抑制惡性競爭的道路,破解了產能過剩行業與充分競爭領域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難題,促進了行業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宋志平主持的水泥領域大規模重組整合的實踐與經驗榮獲國家級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并入選哈佛商學院案例。 在聯合重組過程中,中國建材集團創造性地提出并踐行了“央企市營”模式,將央企的品牌、資金實力與民企的市場活力有機融合,實現了不同所有制企業的包容性增長,為央企的市場化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樣本。2012年,在水泥領域,中國建材集團跨區域、跨所有制聯合重組企業累計達到近600家,產能超過3億噸,穩居全球最大水泥企業,創造了世界水泥發展史上的奇跡;在商品混凝土領域,中國建材集團在不到一年的時間中重組近200家企業,年產能規模達到3億立方米,躍居全球第一;在紙面石膏板領域,中國建材集團產業規模達16.5億平方米,實現從亞洲第一到全球第一的華麗轉身。在醫藥行業,面對行業“散、亂、弱、小”的局面,國藥集團迅速收購各地醫藥配送網絡,截至2012年已形成了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174個地級市、92%三甲級醫院的“國家藥網”。目前,國藥集團已成為在國內規模、科研實力、產業鏈和網絡覆蓋極具優勢、承擔醫藥領域國家戰略任務的醫藥健康產業集團。 憑借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突出的企業成就,宋志平先后榮獲全國優秀企業家“金球獎”、中國創業企業家、國內首批高級職業經理、中國十大并購人物、袁寶華企業管理金獎、改革開放30年中國企業改革紀念章、全國勞動模范、人民社會責任杰出貢獻人物、中國證券金紫荊獎“最具影響力領袖”等榮譽。宋志平以學習型企業家著稱,在繁忙的工作中堅持完成了管理學博士等課程,并擔任國家行政學院兼職教授、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生導師,第二和第三屆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宋志平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和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同時擔任中國企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主席團主席、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副會長、首都企業家俱樂部常務副理事長兼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