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年國內超大型水泥企業大展輝煌,跨區域的擴張、每每得手的收購,水泥產能迅速向大企業集團集結。而我們看到兩年前還是一家地處西部、名不見經傳的地方民營企業 ―― 堯柏水泥(在香港股市上稱為西部水泥)在悄然崛起,2010年成功實現從英國倫敦證券交易所AIM市場轉戰香港聯合證券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2011年水泥產量、產能規模均居全國前20位。 堯柏是一家地方民營企業,從偏安一隅,做到今天如此一片天地,更是實實在在??v觀堯柏水泥的發展歷程,給水泥同行以啟示,水泥是區域性產業,在那么多顯赫一時的地方龍頭在這10年的國家經濟發展大潮中紛紛倒下的大潮中,堯柏是靠什么崛起的,很值得回味與總結。 早在2009年數字水泥對陜西水泥市場歷時7天的全面調研過程中,堯柏水泥市場超前的布局就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筆者撰寫的《陜西水泥市場 這邊風景無限》中是這樣對堯柏水泥進行描述的“戰略思路非常清晰,一氣呵成,極具大將風范”。我們立刻通過堯柏水泥王總,希望能夠有幸和掌門人――張繼民董事長交流。張董在百忙之中抽出20分鐘會見我們,就是這短短的20分鐘讓數字水泥持續跟蹤堯柏水泥到今日。 可以說,張董事長有他獨特的視野,抓住了三個關鍵點: 時間:水泥是最為典型周期性產業,上升、下滑都有機會,堯柏把握住了; 區域:區域是水泥產業基本特征,如何控制區域市場,張董事長先知先覺,從起家到擴張一直遵循此原則,不為一時一事所動,從控制小區域逐漸做大,是堯柏水泥成功的精髓; 資金:資金是企業生存命脈,對民營企業來說更是尤為重要,堯柏在實業和資本市場是兩路并進,先后在英國、香港兩地上市;在國家經濟發展高潮中,先是抓住機會超前投入,在后期市場大潮中獲益頗豐。在該用錢的地方、時間毫不猶豫地投入,在該掙錢的時候毫不含糊地獲取。 三個關鍵詞,堯柏都把握住了,這就是堯柏當今的寫照,落實在一點,就是對區域市場的控制。一切都已過去,水泥產業面臨新的挑戰與機遇,堯柏從來沒有退縮,機遇可遇不可得,挑戰要有實力和膽略。 一、發展歷程:堯柏水泥“三級跳” 堯柏水泥的前身 —— 蒲城縣罕井鎮水泥廠,是一家集體所有制企業。1990年12月,張繼民臨危受命擔任廠長,當時已累計虧損78萬元,是一個僅能生產325#水泥、年生產不足萬噸、產值不上百萬元的立窯小廠。2000年后,在張繼民的引領下,啟動了堯柏水泥的發展之路: 起步價段:2000年至2006年是堯柏水泥的起步階段,公司經過股份制改造,兼并當地兩個國有企業,在渭南蒲城建設新型干法生產線并進一步進行區域擴張,搶占西安市場。同時開辟了融資渠道,2006年在英國倫敦證券交易所AIM市場上市。 快速發展:2007年至2010年是堯柏水泥的快速發展階段,選擇陜南作為核心市場,建設六條線,收購兩條線,奠定了在陜西的水泥龍頭位置。2010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成功掛牌上市,拓寬了融資渠道。堯柏水泥成為了陜西地區龍頭企業,涉足陜西省西安、渭南、漢中、安康、商洛等市和新疆和田地區。 新發展期:進入“十二五”新的發展時期,以并購重組為主整合市場,鞏固陜西、拓展西部,力爭在2015年水泥產能達到5,000萬噸。截止到2012年底,已在陜西收購4家水泥企業,新投兩條線。 二、發展方式:新建、并購雙管齊下 從時間、區域兩個方面窺視堯柏水泥的發展軌跡: 2000?2006年,堯柏在渭南市蒲成縣建設第一條2500 t/d 新型干法生產線,這在當時西部地區的民營企業中是非常超前之舉,從而奠定堯柏走上以新型干法生產水泥的發展之路。 2007?2010年,是堯柏發展成敗的關鍵時期: -2007年邁出了跨出本區域的第一步,和其他企業發展軌跡一樣,主攻大城市,在西安投產兩條線,是該地區唯一一家擁有2500 t/d 以上規模生產線的水泥企業,且距離西安市區30公里,區位優勢明顯; -堯柏水泥審時度勢,將企業戰略布局南移,利用秦嶺天然屏障,在陜南安康旬陽、漢中勉縣、洋縣、西鄉共建設4條線,同時收購商洛丹鳳兩條線,形成對內合圍、對外攔截區域的布局,有力地控制市場,并成功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拓展了企業發展資金渠道,邁出了發展中最為關鍵的一步。 2010年末,冀東收購部分秦嶺股權,在陜西形成冀東、堯柏、聲威三分天下局面;海螺2010年11月在寶雞千陽5000 t/d線投產,拉開了進入陜西的序曲;眾喜三條5000 t/d線也在緊鑼密鼓中推進。此時堯柏的規模僅次于冀東,在陜南地區的熟料產能集中度超過了50%,形成對區域市場的主導地位。 2011年陜西水泥市場受到挑戰,水泥價格直跌100元/噸之多,市場下滑正是并購良機,但機會是有選擇的,堯柏也曾考慮收購眾喜水泥,但權衡再三,堯柏沒有單純從規模的角度去考慮,而是著眼于市場布局、競爭環境,把側重點集中在自己固有的陜南和渭南市場,繼續強化對區域的控制力: -在陜南漢中和商洛建設兩條線,熟料產能202萬噸; -在陜南安康收購一條,在渭南收購三條,熟料產能465萬噸; -在渭南擬再建收購企業的兩條線,熟料產能233萬噸。 布局完成后,屆時堯柏的規模將處于全省首位,通過在陜南地區的收購和新建,熟料產能600萬噸,市場占有率達到65.75%,較2010年提高了15個百分點,具有絕對市場話語權;在渭南市場收購、新建并舉,全部熟料產能進入囊中,100%控制了市場。 陜西市場格局發生翻天覆地變化:海螺在咸陽禮泉直落兩條5000 t/d線強勢進入,通過價格直逼眾喜退市;最具懸念的目標 ―― 聲威堅持抗戰沒有絲毫撤出意向,全國最”殘酷”戰場偃旗息鼓,形成堯柏、海螺、冀東、聲威四分天下格局。從2012年水泥企業生產線分布圖中清楚地看到,堯柏幾乎控制了陜西東南部的全部市場,在這一區域的占有率達到了81%,只有中材和金龍三條線不在手中,在四川北部廣元、巴中有海螺三條線,但首先要通過中材漢中轄區。 三、市場思考: (一)把握市場周期 順勢而為 2011年市場大幅下滑,堯柏伺機出手,在渭南、安康果斷收購5家企業,完成一統陜西東南的大業。比較陜南和關中的西安、咸陽、寶雞水泥價格,由于陜南獨處一隅,堯柏在區域市場的定價權強,而寶雞市場競爭最為激烈,所以堯柏采取回避策略,不進入寶雞地區。 2012年3月,陜西市場經過一輪血拼,速戰速決,價格迅速回升,漢中基本回到了去年同期水平。 (二)新形勢下競爭模式(競爭與競合) 陜南立窯企業眾多,幾乎覆蓋每個縣域。2011年陜南水泥市場經歷了一輪市場競爭洗禮,部分立窯水泥關閉退出,但大部分立窯水泥轉型粉磨站。針對立窯產生、發展、衰退、消亡的客觀規律,立窯的徹底退出仍需要一個相當長的緩沖期,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情所決定的。 在面對強有力的水泥企業集團利用低價沖擊市場,堯柏獨辟蹊徑,改變了對立窯采取“擠壓式”的競爭態度,而是采取競合模式——尤其是進入2012年,針對新型干法規模企業實行價格協同,針對區域內的粉磨站,或已經轉型為粉磨站的立窯企業則采取穩定供應熟料的競合策略,并逐步對仍在自行燒制的立窯企業進行溝通引導,使之逐步向粉磨站轉型,給予其終端水泥市場足夠的利潤空間,以達到通過熟料供應間接控制市場,避免區域內價格的大起大落,提高區域核心市場掌控力。 競合的實質首先體現在互補,即體現在細分市場的互補、營銷策略的互補,其次體現在“雙贏”,這是企業合作競爭的結果,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是保障合作的基礎。通過競合,區域內的企業從原有的分立走向融合,從對抗式的獨立競爭走向協同式的聯合競爭,共同分享市場,維持區域內的市場穩定,才有可能實現對外來強大競爭對手的抗衡,才能在跨區域之間的協同合作中增加談判砝碼。 另外,這種針對小水泥企業的競合策略,相比以往的擠壓式策略,提高了企業應對市場變化戰略的靈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推動水泥行業的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實現產業升級,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轉型成粉磨站的立窯企業仍將保持著對地方稅收的持續貢獻,地方就業的長足穩定,帶動地方物流產業的蓬勃健康發展,體現出堯柏水泥作為一個地區領軍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