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建筑節能,人們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太陽能熱水器、省電的家用電器等各種節能設備,或是夏天將空調溫度調高一度之類的節能方法。然而,建筑節能的含義遠不止這些。 石邢教授介紹說:所謂建筑能耗主要指采暖、空調、熱水供應、照明、炊事、家用電器、電梯等方面的能耗。其中采暖、空調能耗約占60%-70%。也就是說家里的電費主要用在采暖空調(北方較多采用區域集中供暖并收取相應費用)上了。建筑的能耗是可以通過建筑節能標準來控制的。我國目前在經濟較發達地區執行的是65%的建筑節能標準,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則只要求做到50%。節能建筑是按節能設計標準進行設計和建造,在滿足居住舒適性要求的前提下,通過改善外墻、門窗、屋面的保溫隔熱性能,提高采暖和空調的效率,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使其在使用過程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的建筑。 建筑節能現狀與未來 在消耗能源的工業、交通和建筑三大類別中,建筑能耗高居榜首。我國既有的近400億平方米建筑,真正的節能建筑比例較低,大量建筑屬于高耗能建筑。國家第一部《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從2005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規定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今后的建筑必須采取節能設計。專家預測,到2020年我國新建的建筑面積約300億平方米,如果這些建筑全部達到節能標準,每年可以節約3.35億噸標準煤;空調高峰負荷可減少8000萬千瓦,相當于4.5個三峽電站的發電量,僅此一項就可以為國家節約電力投資1萬億元。 建筑節能與節能型住宅 設計和建設節能型住宅是建筑節能的重要一環,能夠讓老百姓住得舒適又節能。為此,石邢教授提出了4個方面的建議。 一是設計“節能”型建筑。用足被動式設計,充分利用自然和非設備的條件實現建筑節能,而不是首先在空調系統等“主動”調節建筑室內環境的設備上做文章。例如建筑設計時充分考慮建筑的形式、朝向,通過有效的保溫隔熱設計降低冬季的采暖負荷和夏季的空調負荷,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降低照明能耗等。 二是設備“節能”。通過提升用能設備系統的效率,在確保室內物理環境和舒適度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耗。比如采用能效比高的空調系統,在家庭生活中盡量選擇符合國家能耗標準的電器,用節能燈取代白熾燈等。 三是行為“節能”。大力提倡公民的節能意識,注意生活細節。比如冬天使用空調時,18-20℃的室內溫度已經可以滿足很多中國老百姓對舒適度的要求,不要將溫度設定高達25℃以上;同時,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也很重要。 四是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稍偕茉窗ㄌ柲?、深層地熱能、風能、生物質能等。太陽能熱水器技術比較成熟,已具備相應的技術標準和規范,可進一步完善其功能,并加強太陽能與建筑的一體化建設。太陽能發電也是一項具有潛力的技術,目前是我國及世界范圍內的一大新興產業。 節能住宅,其“節能”所需的成本增量到底有多少呢?目前,我國已有適應不同地區的建筑節能標準以及覆蓋面更廣的綠色建筑標準。據相關研究,按照一星級綠色建筑要求設計和建造住宅,每平方米的成本增量完全可以控制在200元以內,跟房價比,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同時,使用綠色建筑和節能建筑的技術和設備,可以最大限度減少電費、水費和其他開支,一般5年到8年之內,就可以把成本收回來。 老建筑改造更重要 談到如何推進建筑節能在中國的發展,石邢說,目前中國的新建筑每年以20億平方米左右的速度增長,做好新建筑的節能無疑非常重要。但做好對既有建筑的改造也同樣重要,因為與新建建筑相比,既有建筑占絕大多數,能耗要高得多。只有將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全國建筑能耗才能大幅度降下來。在目前的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上,非常簡單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更換窗戶,采用雙層中空玻璃窗(陽面的窗戶可以考慮使用性能更好的低輻射窗),將使得建筑的節能效果大大提高。所謂的低輻射鍍膜玻璃是在玻璃表面鍍上多層金屬或其他化合物組成低輻射膜的玻璃產品,對可見光有較高的透射率,而對紅外線卻有極高的反射率,具有良好的隔熱保溫性能。 展望未來,石邢教授對有關工業化住宅的研究充滿信心。如果買房子也像買冰箱、彩電一樣有一份詳盡的說明書,說明該建筑是否節能,使節能效果一目了然,必將有效促進節能型建筑的發展,并給我們帶來更高的生活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