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漿砌石壩灌漿治漏加固技術 砌石壩工程在世界上歷史悠久,是重要的壩型之一,數量較多,我國是世界上建造最多的國家,據統計壩高 1 漏水原因 漿砌石壩蓄水后,壩下游面、壩后基礎巖及壩頭接合部位有濕潤冒汗的地方稱為滲水,這是一種較普遍的現象。若滲水發展成為管涌或股水成流則稱為漏水,漏水較嚴重的壩一般都有較多的出逸點,且水量較大。漏水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 壩體局部裂縫、斷裂或壩面勾縫脫落引起漏水; (2) 壩體無防滲墻或施工質量差引起漏水; (3) 清基不徹底或壩體與壩基結合不好,造成接觸帶滲漏和壩頭繞滲; (4) 壩址基巖破碎、裂隙發育或灰巖地層造成壩基漏水; (5) 由于壩體長期受凍融、沖蝕、溶蝕和潛蝕作用引起漏水。 2 灌漿治漏加固技術 2.1方法簡介 2.1.1壩體、壩基帷幕灌漿;主要充填漏洞和縫隙,防滲裁漏,通過灌漿加固,形成防滲體。此方法 適用于漿砌石重力壩。 2.1.2壩上游面固結灌漿;堵塞漏洞和縫隙,加固補強壩體和提高防滲性能,以進一步提高壩體 的承載能力和完整性。 2.1.3壩下游面追蹤固結灌漿;在下游壩面有漏水或溶蝕物出逸的地方,造成水平孔或斜孔,埋注 漿管進行灌漿,以堵塞漏水通道和壩體空洞、裂縫, 加固壩體,增加壩面穩定性和抗沖刷能力。這種反向 灌漿工藝,非常適合拱壩和支墩壩工程,對重力壩工程只有搞清揚壓力并設排水孔也可采用。采用這種 方法時最好是壩前無水。 2.1,4壩面重新剔勾縫;剔縫后,用高標號水泥砂漿、干硬性預縮水泥砂漿或用防水材料配制高 標號水泥砂漿勾縫,提高壩面防滲漏能力及壩體穩 定性、整體性和抗凍融、抗風浪淘刷能力。 此方法即“前堵、中截、后追蹤”灌漿治漏加固 法。 2.2灌漿前的勘探與試驗 為準確地確定各種灌漿參數,保證質量,首先要進行勘探和試驗。 2.2.1壩體和壩基勘探;目的是查清壩體和壩基的現狀,為設計和施工提供依據。首先在典型漏水 部位進行鉆孔勘探,查明壩內部的石質、膠結材料密 實程度,有無空洞及基巖結構情況等。 2.2.2壓力抬動試驗;目的是查明壩基、壩體的承壓情況,以確定灌漿壓力。在不破壞原結構的條 件下,有效地將漿液壓入壩體內部、基巖裂縫、砂礫 石層中,以保證淄漿效果。 2.2.3壓水試驗;目的是為帷幕及固結灌漿設計提供準確的數據,并指導施工,保證效果。選擇壩 體或壩基典型部位,按照《水利水電工程鉆孔壓水試 驗規程》進行工作,試驗壓力采用設計灌漿壓力,根 據試驗結果、單位吸水量(o))值的大小,確定漿液濃 度、吃漿量大小。o)值越大,吃漿量就越大,漿液就要適當變濃。 2.2.4灌漿試驗;目的是解決帷幕灌漿和固結淄漿的影響半徑、漿液濃度及其它參數等,為布孔和 淄漿設計提供依據。 2.3設備及材料選擇 2.3.1造孔設備;①帷幕灌漿垂直造孔采用回 轉式液壓鉆機,如鉆孔淺時,也可采用風鉆造孔。② 壩上下游固結灌漿(即前堵、后追蹤灌漿)造水平孔 或斜孔,使用風鉆或采用7655型汽鉆機造孔。 2.3.2灌漿設備;有攪拌機、多缸活塞式灌漿機、承壓輸漿膠管、注漿管、膠塞、壓力表、比重計等。 2.3,3灌漿材料;主要是425“普通硅酸鹽水 泥、砂子、粉煤灰、石英粉、水、外加劑等。 2.4布孔和造孔 2.4.1帷幕灌漿布孔,在漏水壩段沿壩頂中心線,以孔距 2.4.2壩上游固結灌漿布孔;在漏水部位呈 “梅花”型,鉆孔間距和排距lm一 2.4.3壩下游面追蹤固結淄漿布孔;在裂縫部位沿縫隙每 2.5施工要求 2,5,1先放空水庫或將庫水位降至灌漿部位以下,再灌漿施工,并做好灌漿各項記錄。 2.5.2洗孔;灌漿前應對孔壁、孔底及裂縫進行沖洗,采用風水聯合沖洗方法,水壓力不大于本段 灌漿壓力的75%,時間以孔深淺確定,直到回清水 為止。 2.5.3維幕灌漿;①采用孔內循環法,自上而 下或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最后全孔灌注。分段灌漿 時,要在遭漿段以上Oo 2.5.4壩面固結和追蹤灌漿;①在孔內預埋注 漿管,孔口管周圍用干硬性水泥砂漿填堵,采用內徑 2.5.5漿液的濃度;灌漿時應遵循由稀到濃的原則,根據壓水試驗逐級改濃。壩體當注入漿量大于 2.5.6灌漿時要分2—3序灌注,同時一定要 進行復灌。在設計壓力下,當吸漿量不大于O. 2.5.7灌漿孔封孔;帷幕灌漿時,豎孔封孔采.用機械導管法,用1:2水泥砂漿從孔底向上逐漸提 升封填密實;壩面固結灌漿水平孔封孔,采用低水灰比1:2水泥砂漿人工填堵搗實。封填材料最好用膨 脹水泥砂漿。 2.5.8特殊灌漿孔處理 (1)灌漿過程中,發現冒漿時,可采用表面封堵、 加濃漿液、降壓等方法處理。 (2)壩體灌漿串漿時,一是串漿孔正在鉆進時,應立即停鉆;二是相鄰孔串漿量大時,可兩孔同時并 灌,三是在串漿孔上部用膠塞封堵。 (3)灌漿過程應連續進行,因故中斷超過30分 鐘,應及時沖洗鉆孔或掃孔后復灌。 (4)在涌水段灌漿時,當涌水壓力超過O.2MPa時。應首先測定涌水壓力及涌水量,再采用:①自上 而下用稠漿灌漿法;⑨對壩基可適當加壓;②海漿結 束有屏漿措施,且時間不少于1小時;④必要時加速 凝劑;⑥采用機械封孔。 (5)壩體吸漿量較大難于結束時,加大漿液濃 度,可采取限流、間歇灌漿、漿液中加速凝劑。 (6)灌漿過程中,若有回漿變濃,則應改稀漿后灌注。若回漿仍變濃,則結束灌漿。 2.5.9加強灌漿觀測;在灌漿期間,應隨時觀測壩體位移、變形情況,發現問題立即停灌或降低壓 力,采取補救措施。 2.6質量檢測 2.6,1質量檢測主要以灌漿前后壓水試驗資料、灌漿資料、灌漿前后鉆孔取巖芯資料、孔內攝影 及蓄水考驗等資料,進行比較綜合評定,或者在灌漿 前后用振動測試分析儀檢測壩體質量。 2.6.2采取檢測孔檢測壩體灌漿質量的原則; ①檢測孔的數量,一般為孔總數的5%一10%;②檢 測孔位置,選在灌漿中心線或下游 2. 6.3灌漿質量評定按合格和優良兩級;凡各 單元工程主要檢測項目全合格,其他檢查項目有 70%及其以上達到標準要求的定為合格。凡各單元 工程中主要檢測項目全部合格,其他檢查項目有 90%及以上達到標準要求的定為優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