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dress id="dlbnf"><nobr id="dlbnf"><progress id="dlbnf"></progress></nobr></address>
    <noframes id="dlbnf"><form id="dlbnf"><th id="dlbnf"></th></form>

    <address id="dlbnf"><nobr id="dlbnf"><progress id="dlbnf"></progress></nobr></address>

    <noframes id="dlbnf"><form id="dlbnf"><th id="dlbnf"></th></form><address id="dlbnf"></address>
    <address id="dlbnf"></address><address id="dlbnf"></address>

      新型砂漿網

      搜索
      新型砂漿網 新聞資訊 百科 查看內容

      建筑工程裂縫機理、原因、控制與修補

      2019-5-17 09:48| 發布者:admin| 查看:249| 評論:0|來自:[db:出處]

      一、前言

      著重對混凝土結構裂縫的類型、特點和原因進行了分析,通過總結建筑工程裂縫的類型,對正確判斷裂縫的性質、裂縫產生的原因和探討有效防治的措施等均有一定的意義。

      1  混凝土結構裂縫機理

      混凝土的裂縫可分為“微觀裂縫”和“宏觀裂縫”兩大類,這里主要探討“宏觀裂縫”問題,由于混凝土的組成材料、結構體系、結構構造和受力狀態的不同,以及約束條件和所受外界影響的差異,致使混凝土產生裂縫的原因較為復雜,因而對混凝土結構性能的影響也各不相同,但歸納起來,根據混凝土裂縫的特點規律形成的原因大致可分為以下十二種類型。

        (1) 塑性塌落裂縫

      一般多在混凝土澆注過程或澆注成型后,在混凝土初凝前發生,由于混凝土拌合物中的骨料在自重作用下緩慢下沉,水向上浮,即所謂的泌水,若是素混凝土,混凝土內部下沉是均勻的,若是鋼筋混凝土,則混凝土沿鋼筋下方繼續下沉,鋼筋上面的混凝土被鋼筋支頂,使混凝土沿鋼筋表面產生順筋裂縫。這種塑性塌落裂縫,對于大流動性混凝土或水灰比較大的混凝土尤為嚴重。

        (2) 塑性收縮裂縫

      一般多在混凝土澆注后,還處于塑性狀態時,由于天氣炎熱、蒸發量大、大風或混凝土本身水化熱高等原因,而產生裂縫。

        (3) 干縮裂縫

      一般多在混凝土硬化過程中,由于混凝土失水干燥,引起體積收縮變形,這種體積變形受到約束時,就可能產生干縮裂縫。

      混凝土干縮裂縫,一般有兩種形狀:一種為不規則龜紋狀或放射狀裂縫;另一種為每隔一段距離出現一條裂縫。

        (4) 溫度裂縫

      一般是由于外界溫度變化,使混凝土產生脹縮變形,這種變形即為溫度變化,當混凝土構件受到約束時,將在混凝土構件內產生應力,當由此產生的混凝土內部的拉應力超過混凝土抗拉強度極限值時,混凝土便產生溫度裂縫。  

      (5) 水化熱裂縫

      一般多在大體積混凝土或高強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由于混凝土水化熱很高土內部溫度與混凝土表面溫度以及外部環境溫度相差較大,加之有約束的存在水化熱裂縫。

      (6) 收縮、溫度裂縫

      一般在混凝土硬化過程中或使用一段時間后產生,這種裂縫是在有約束的條件下,由于混凝土的體積收縮、外界溫度變化導致混凝土產生收縮和溫度應力及變形,當其收縮和溫度應力達到混凝土抗拉強度極限值或混凝土極限變形值時,混凝土即產生收縮溫度裂縫。

      (7) 地基沉陷裂縫

      一般情況下,當混凝土結構主體和基礎剛度較大時,其抵抗地基沉陷的能力還是較強的。但是地基處理不滿足規范要求時,特別是在嚴重濕陷性黃土、凍脹土、膨脹土、鹽漬土、軟弱土等不良場地,仍時常產生地基沉陷(膨脹)裂縫。

      (8) 應力集中裂縫

      一般多在主體結構建成后出現,混凝土結構應力集中裂縫主要分布在門窗洞口、平面或立面突出凹進以及開結構洞口和結構剛度突變及集中荷載等處。對于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一般在張拉鋼筋錨固端產生的局部壓應力集中處產生裂縫。

      (9) 凍融裂縫

      一般在寒冷或嚴寒地區,由于混凝土受潮并遭受多次凍融,造成混凝土裂縫;也可能是由于土體凍脹,使混凝土產生裂縫。

      (10) 鋼筋銹蝕裂縫

      一般是由于在混凝土中使用外加劑不當(如使用了超量氯離子的外加劑)或混凝土結構處于有腐蝕性氣體或液體的環境中,以及施工時控制不嚴,混凝土保護層過薄或露筋,致使混凝土中鋼筋生銹,鐵銹(氧化鐵)體積膨脹,致使混凝土產生裂縫。此外,當混凝土碳化深度超過鋼筋保護層時,也會導致鋼筋銹蝕膨脹,使混凝土產生裂縫。

      (11) 堿骨料反應裂縫

      這種裂縫是由于混凝土原材料中的水泥、外加劑、混合材料及水中的堿性物質與骨料中的活性物質發生膨脹性的化學反應。堿骨料反應裂縫通常在混凝土澆注成型若干年后出現,反應生成物吸水膨脹使混凝土產生內部應力而開裂。由于活性骨料一般呈均勻分布,故混凝土發生堿骨料反應后,混凝土各部分均產生膨脹應力和變形,特別是混凝土在遇水的情況下,其體積約膨脹3~4倍,使混凝土產生膨脹性酥松狀裂縫。

      (12) 荷載作用裂縫

      一般是由于結構物受到荷載作用,導致混凝土內部產生拉應力超過混凝土的極限抗拉強度,致使混凝土產生裂縫。    

      2  建筑裂縫形成的原因

      ⑴ 材料原因

      ① 水泥非正常凝結(受潮水泥、水泥溫度過高);

      ② 水泥非正常膨脹(游離CaO、游離MgO、含堿量過高);

      ③ 水泥的水化熱;

      ④ 骨料含泥量過大;

      ⑤ 骨料級配不良;

      ⑥ 使用了堿活性骨料或風化巖石;

      ⑦ 混凝土收縮;

      ⑧ 混凝土配合比不當(水泥用量大、用水量大、水膠比大、砂率大等);

      ⑨ 選用的水泥、外加劑、摻合料不當或匹配不當;

      ⑩ 外加劑、硅灰等摻合料摻量過大。

      ⑵ 施工原因

      ① 拌和不均勻(特別是摻用摻合料的混凝土),攪拌時間不足或過長,拌和后到澆筑時間間隔過長;

      ② 泵送時增加了用水量、水泥用量;

      ③ 澆筑順序有誤,澆筑不均勻(振動趕漿、鋼筋過密);

      ④ 搗實不良,坍落度過大、骨料下沉、泌水,混凝土表面強度過低就進行下一道工序;

      ⑤ 連續澆筑間隔時間過長,接茬處理不當;

      ⑥ 鋼筋搭接、錨固不良,鋼筋、預埋件被擾動;

      ⑦ 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夠;

      ⑧ 滑模工藝不當(拉裂或塌陷);

      ⑨ 模板變形、模板漏漿或滲水;

      ⑩ 模板支撐下沉、過早拆除模板、模板拆除不當;

      11 硬化前遭受擾動或承受荷載;

      12 養護措施不當或養護不及時;

      13 養護初期遭受急劇干燥(日曬、大風)或凍害;

      14 混凝土表面抹壓不及時;

      15大體積混凝土內部溫度與表面溫度或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差異過大。

      ⑶ 設計原因

      ① 在設計荷載范圍內,超過設計荷載范圍或設計未考慮到的作用;

      ② 地震、臺風作用等;

      ③ 構件斷面尺寸不足、鋼筋用量不足、配置位置不當;

      ④ 結構物的沉降差異;

      ⑤ 次應力作用;

      ⑥ 對溫度應力和混凝土收縮應力估計不足。

      ⑷ 其他原因

      ① 環境溫度、濕度的變化;

      ② 結構構件各區域溫度、濕度差異過大;

      ③ 凍融、凍脹;

      ④ 內部鋼筋銹蝕;

      ⑤ 火災或表面遭受高溫;

      ⑥ 酸、堿、鹽類的化學作用;

      ⑦ 沖擊、振動影響。

      3 混凝土工程裂縫防治 

      混凝土工程裂縫產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對混凝土工程裂縫的防治應采取綜合措施,包括建筑材料的抗裂性能、建筑結構防治裂縫的設計、混凝土施工防治裂縫的措施等。本文著重對混凝土及原材料的抗裂性能、混凝土結構中構造縫的設計,現澆混凝土樓板裂縫防治等方面進行了研究。

      ⑴  混凝土及其原材料的抗裂性能

      對混凝土膠凝材料體系的抗裂性能進行了系列的試驗研究,抗裂性能的評價主要采用凈漿圓環開裂試驗。對膠凝材料體系主要研究了水泥的開裂性能以及水灰比、外加劑、粉煤灰摻合料、礦渣摻合料等對水泥開裂性的影響。    

      ① 水泥的開裂性能受水泥強度、生產廠家(主要是水泥成分)和水泥堿含量等多種因素的

      影響,并且在堿含量和強度等級的影響中,強度等級的影響比較顯著;

      ② 在一定水灰比范圍內(一般0.3~0.5),隨著水灰比的增加,水泥的開裂時間有較

      大的增長;當水灰比超過一定范圍后(一般0.50)隨著水灰比的增大,水泥的開裂時間基本不再延長,甚至有時出現了縮短;

      ③ 高效減水劑的加入一般會使水泥的開裂時間縮短,但其在水泥中存在一飽和摻量,當摻量達到飽和摻量前,隨著摻量的增加,水泥的開裂時間縮短,當達到飽和摻量后,在一定摻量范圍內高效減水劑摻量的增多對開裂性能影響不大;

      ④ 摻入適量的I級和Ⅱ級粉煤灰可以有效改善水泥的抗裂性能,并且摻入I級灰的水泥抗裂性能優于摻Ⅱ級灰,I級和Ⅱ級粉煤灰的適量摻入可以完全彌補高效減水劑的摻入帶來的對水泥抗裂性的不利影響,粉煤灰和高效減水劑的雙摻既能改善和易性又可以改善水泥的抗裂性能,粉煤灰的適宜摻量為20%~30%;

      ⑤礦渣粉對水泥開裂性能的影響不能一概而論,只能根據實際中所使用的礦渣粉的情況,根據試驗確定。在試驗中還發現,環開裂的時間對溫度及濕度、操作過程等都比較敏感,試驗條件越嚴酷(環境溫度越高,濕度越小),開裂敏感性越大,即受偶然因素的影響越大。目前圓環開裂試驗只適用于對材料抗裂性能的相對評定。

      (2) “混凝土的組成材料與配合比對混凝土收縮性能的影響規律”以及“養護方法對混凝土早期塑性裂縫和后期收縮影響” 

      對混凝土收縮性能的研究表明:

      ①  在膠凝材料漿體組成一定時,骨料體積含量越大,混凝土的收縮值越小。骨料體積在68%~70%范圍內變化時,對收縮的影響最為敏感。從減少混凝土收縮的角度看,當骨料體積含量大于70%時,最為有效。

      ② 以粉煤灰等量替代水泥通常會導致混凝土收縮的增大,早期增大10%~30%,后期增大10%左右。質量替代率小于20%,收縮增幅較大;20%~30%左右,混凝土收縮基本不變或略有減??;大于30%,則收縮增幅較小。

      ③ 礦粉等量替代水泥會導致混凝土收縮的增大,摻量小于15%時,對收縮影響較小,對控制收縮有利。

      ④ 膠凝材料漿體組成和含量不變時,砂率不會對混凝土的收縮產生大的影響。

      ⑤ 骨料體積含量一定時,存在使混凝土收縮變形小的膠凝材料漿體組成,此時0.50~0.60為較佳水灰比(水膠比)范圍,在較佳水灰比(水膠比)下,單位用水量的變化對混凝土收縮變形的影響并不顯著。

      ⑥ 避免使用粒徑分布集中、中間粒級顆粒少的的粗骨料,采用少量瓜子片調整級配,使粗骨料級配曲線接近級配要求范圍下限,且含有一定量的2.5~10mm骨料時(即級配曲線小于10mm部分接近級配范圍下限),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混凝土的干燥收縮。

      ⑦ 含泥量對收縮是絕對有害的,骨料中的含泥量應盡可能降低。

      通過平板試驗和收縮試驗對養護方法對混凝土早期塑性裂縫和后期收縮影響的研究表明:在正常施工環境下,采用噴灑養護劑的方法,能減少混凝土的塑性裂縫,對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具有一定效果。

      (3) 不同水泥品種和水灰比對水泥砂漿塑性開裂的影響程度

      不同的水泥,其開裂時間不同;對同一種水泥,水灰比由0.3增加到0.4時,塑性收縮產生的裂縫的面積率也增大。圓環開裂試驗主要研究了水灰比、養護方式和聚丙烯纖維對開裂性能的影響。研究表明,當水灰比從0.30~0.60變化時,水灰比越大,水泥石越不容易開裂。水泥石失水速度越快,開裂時間越早。加入聚丙烯纖維后可起到分散裂縫、減少裂縫寬度的作用。

      (4)化學減縮劑對混凝土裂縫的影響。

      摻入減縮劑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混凝土的干縮率,早期減縮率可達30%~75%,后期減縮率達20%~40%。平板開裂試驗和環開裂試驗均證實,減縮劑可以延緩混凝土的開裂時間,減少裂縫面積及發展速度。

      總結上述試驗研究:

      ① 在一定范圍內,隨著水灰比的增加,水泥石和混凝土的開裂時間延長。要想混凝土有較好的抗裂性能,混凝土水灰比宜為0.4~0.55。

      ② 加入一定量的I級或Ⅱ級粉煤灰對提高混凝土的開裂性能是有好處的,其適宜摻量為20%~30%。尤其在摻加高效減水劑時,更宜同時摻用粉煤灰。

      ③ 將粗骨料級配控制在接近級配曲線的下限或調配達到最大緊密密度將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開裂性能。

      ④ 采用減縮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混凝土的收縮,提高混凝土的抗開裂性能。

      ⑤ 注意混凝土的養護,降低混凝土的失水速率也是提高混凝土開裂性能的方法之一。

      ⑥ 在混凝土中摻入適量聚丙烯纖維,能有效減輕混凝土塑性收縮裂縫的發展,降低

      裂縫的寬度和長度。

      5  混凝土結構中構造縫的設計

      現代建筑物的體型和功能復雜多樣,體量也越來越大。出于建筑和結構功能以及施工的需要,須將其用“結構縫”劃分為若干部分,這就引起了結構中縫的設置問題。結構縫是一個綜合概念,可分為永久性的構造縫和臨時性的施工縫。

      在建筑結構的適當部位設置各種類型的構造縫,可在滿足結構體系傳力功能要求的條件下,盡量減小約束應力的積聚,以達到控制裂縫的目的。

      (1)構造縫的類型

      在混凝土結構中設置構造縫的目的是容納結構的各部分之間在各種作用下可能產生的變形和位移,減小約束應力的積聚,避免產生間接裂縫。設計規范中規定的“伸縮縫”,就是構造縫的一種類型。實際上,混凝土結構中設置構造縫的意義遠不止“伸”和“縮”,就其功能而言,大體可分為以下幾類:

      膨脹縫(伸縫):由于混凝土結構中某些部分體積膨脹,與其余部分造成變形差。為防止變形差積累過大,設置縫而加以隔離。常見的膨脹縫多位于因日曬和炎熱氣候而體積變化的屋蓋或山墻部位,與其保溫隔熱措施有關。

      收縮縫(縮縫):為減小混凝土在凝固過程中體積減小或溫度下降而造成的約束應力,可設置收縮縫。由于混凝土的凝固收縮有時間性,相對已基本完成收縮的預制構件或疊合結構,收縮縫的要求可適當降低。

      沉降縫:地基或荷載不均勻造成結構沉降差異難以避免,在沉降差異較大處設沉降縫可以減小因此而引起的約束內力及沉降裂縫。由于基礎沉降的時間性,隨著沉降漸趨穩定,沉降縫的作用也逐漸減小。

      抗震縫:為避免建筑物各部分之間在地震作用時互相碰撞而設置的隔離縫,與結構體型、高度、地震烈度等因素有關。

      體型縫:結構體量龐大且形狀復雜時,采用體型縫將其分割為形狀相對簡單、尺度不大的若干區段,以防止在剛度變化較大處引起內力和變形的不協調而產生裂縫。

      局部縫:在形狀突變處或結構的凹角部位,往往因應力集中而引起局部裂縫。主動在此開槽設縫,可以消除裂縫對觀感或使用功能的影響。

      控制縫(引導縫):采用一定的手段(預埋隔離片或削弱截面),引導間接裂縫在預定位置出現,并事先采取措施消除對觀感和使用功能的影響,可避免無規則開裂引起的不良后果。

      拼接縫:在裝配式結構中,預制構件之間或預制構件與支承結構之間,需設置拼接縫并采取有效措施解決結構傳力的連續性及整體性問題,并避免裂縫。

      (2) 構造縫的設計原則

      考慮到現代建筑體量龐大、形態復雜、混凝土溫度收縮變形大等特點,設計時應合理布置構造縫,防止約束應力積聚過大。

      在施工過程中合理設置施工縫和后澆帶,減少和避免早期收縮的影響。

      根據各類構造縫的功能和特點,應盡量將其合并,做到一縫多能,并采用有效的構造措施,以保證其應有的功能。

      同時提出了構造縫的做法和要求。

      控制裂縫的方法可分為“堵”“補”和“導”。構造縫的設計屬于“導”的范疇,但其涵義比現行規范中的“伸縮縫”要廣泛和深刻得多。結構設計時除了應采取適當配筋和構造措施外,還可通過構造縫的合理設置來控制可見裂縫。設計人員應從狹義的“伸縮縫”的概念中擴大對結構設縫的理解,并力求擺脫傳統設計理念,改進關于縫的設計理念,采用新的構形式來消除產生裂縫的因素,為解決我國目前的普遍存在的裂縫問題作出

      6  現澆混凝土樓板裂縫防治 

      ⑴ 砌體結構模型試驗

      對現澆混凝土樓板裂縫防治的研究,除了對混凝土材料抗裂性能進行研究外,課題組還進行了砌體結構現澆板約束剛度對非荷載裂縫影響的試驗研究,通過設置構造柱、圈梁的結構與取消構造柱、圈梁使直接嵌入墻體內的兩種三層砌體結構模型試驗的比較,得出了以下主要結論:

      ①樓板出現非荷載性裂縫與混凝土收縮有關,與板上承受的可變荷載大小無關;

      ②設置圈梁和構造柱對結構剛度有一定提高作用,但樓板裂縫即使在沒有圈梁和構造柱的情況下也可發生,且發生的裂縫可能更多更嚴重。

      ③裂縫出現時間大約在混凝土齡期的3~4個月左右,也有提前或延后出現的情況。裂縫一旦出現,經一段時間發展后,可基本達到穩定,不再有新裂縫出現。

      ④非荷載裂縫一般是貫穿性裂縫,可引起滲漏。板面與板底裂縫形態大致相當,板面與板底裂縫位置相近,但一般不完全吻合,所以裂縫截斷面一般不是規則平面,日.不垂直板面。

      ⑤板角45o角裂縫出現的可能性最大。

      ⑥砌體結構房屋的室內溫度隨房屋外界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室內溫度的變化規律與室外溫度變化規律相近;室內溫度變化要滯后于室外溫度變化1~2天;當外界環境溫差較大時,室內可出現的溫差較小,為室外溫差的2/3~1左右。

      ⑵ 防止現澆板收縮裂縫構造措施試驗研究

      對于減少和防止混凝土現澆樓板板角的45o裂縫,采取了“放”與“抗”兩種構造處理措施進行研究。所謂的“放”,就是在板角增設后澆縫,后澆縫寬300mm,在該處樓板混凝土澆筑二個月后,用細石混凝土澆灌后澆縫,同時加入膨脹劑,并加強后澆縫混凝土的養護。澆筑后澆縫混凝土前,原樓板混凝土與后澆縫混凝土的接縫處按現行施工規范進行處理。所謂的“抗”,就是在板角增設輻射筋,其原理就是通過密布鋼筋限制混凝土收縮,從而達到防止45o裂縫出現的目的。輻射筋在板底和板面均勻雙層布置,其中,輻射筋的底筋布置在樓板底筋之上,輻射筋的面筋布置在樓板面筋之下。輻射筋用鋼絲在原樓板綁扎固定。

      為了進行比較,僅對二幢住宅樓的部分樓板采取了上述兩種措施,其余大部分樓板仍按原設計。該二幢樓的主體結構從2001年5月開始施工到2001年8月主體封頂。到2001年12月中旬,觀測到這兩幢樓共有53處裂縫,其中板角斜裂縫20處,而設置了輻射筋和后澆帶的樓板板角無一處開裂。


      砂漿保溫雜志服務介紹
      砂漿保溫雜志合作企業

      更多行業信息

      新型砂漿網http://www.www.azcospm.cn/

      保溫工程網http://www.bwgcw.com/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Copyright © 2013-2021 www.azcosp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企航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Powered by 新型砂漿網 X3.4  ICP備案號: 京ICP備14016591號-2
      聯系客服 關注微信 下載APP 返回頂部
      日本电影娼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