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抹灰工程的工程質量控制要點:
一、 抹灰分項工程概況
工程抹灰分項包括內墻抹灰、外墻抹灰、天棚抹灰等。
二、 施工順序
抹灰分項工程的施工順序遵循先外墻后內墻,先頂棚后墻面,先三小間(廚房、衛生間、陽臺)后房間的原則進行施工。
三、 材料準備
?。?) 水泥:選用普通硅酸鹽水泥32.5級,使用前具備“兩證一單”。
?。?) 砂:中砂,使用前用5mm孔徑的鋼板網篩子進行人工過篩,砂不得含有草根等有機雜物,含泥量不大于3%。
(3) 石灰膏:購買成品膏,要求熟化時用不大于3㎜篩孔的篩子過濾,并貯存在沉淀池中,熟化時間不少于15d,用于罩面時不少于30d,石灰膏要求細膩潔白,不得含有未熟化顆粒。石灰膏進場后放置在石灰池中,面上用水封,不得使石灰外露。
四、作業條件
1、 內墻、天棚抹灰在結構驗收合格后進行,外墻抹灰在結構驗收前先施工,但需要甲方配合做好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工作。
2、 墻體內暗埋的各種線管安裝結束并全部疏通檢查,墻面抹灰前進行工序交接驗收,防止抹灰結束后重新布線或發現管線堵塞后二次開槽布線。開關、插座、管件等標高、位置正確,安裝牢固,外露尺寸必須和土建的抹灰層厚度相協調配合。
3、 所有結構施工時甩項的二次結構構件(如陽臺欄板)和小型構件(構造柱、窗壓頂等)必須全部施工完畢。
4、 外墻面抹灰前先檢查外墻洞口尺寸、位置是否符合建筑立面和建筑門窗表中的要求。
5、 外墻模板施工的穿墻螺桿洞宜采用聚氨酯發泡劑和防水膨脹干硬性水泥砂漿填塞密室,封堵后孔洞外側表面應進行防水處理;封堵腳手架眼和孔洞時,應清理干凈,澆水潤濕,然后采用干硬性細石混凝土封堵嚴密。
6、 抹灰前把混凝土結構面粘附的浮漿、浮灰等清理干凈,清理時應用鋼絲刷全部用力刷一遍。局部有油污的,用10%火堿水溶液刷洗數遍并用清水沖洗干凈。砌體表面仔細清掃干凈,注意加氣混凝土砌塊表面如有起殼層,徹底鏟除,防止抹灰后從起殼層處脫落。
7、 天棚抹灰前應先將穿越樓板的管道四周、煙氣道四周、結構遺留的泵管等洞口用細石混凝土進行封堵。廚房、衛生間、陽臺等地面有防水要求的樓板在封堵時應將混凝土封堵密實,封堵分兩次進行。先用細石混凝土灌滿樓板厚度的2/3左右,等混凝土強度達1.2Mpa左右是再將余下的1/3用膨脹混凝土仔細灌實。并做蓄水試驗,確保不發生滲漏。
8、 所有抹灰施工的基層均做基層處理,抹灰前基層澆水濕潤,抹灰時再噴水濕潤。
9、不同基體材料交界處、剔槽部位、臨時施工洞口處兩側應采取
釘鋼絲網等抗裂措施。鋼絲網與不同基體的搭接寬度每邊不小 于100mm。鋼絲網的網口尺寸不應大于20mm*20mm,其鋼絲直徑
不應小于1.2mm,應采取熱鍍鋅電焊鋼絲網,并宜采用先成網 后鍍鋅的后熱鍍鋅電焊網。鋼絲網應用鋼釘或射釘加鐵皮固定,間距不大于300mm。
五、外墻抹灰控制要點
1、外墻抹灰做法
具體見設計圖紙中建筑說明。
2、施工步驟
掛線、貼餅、沖筋 →基層清理、剔鑿、濕潤→刷界面劑或噴漿→抹底子灰(混凝土面如局部不抹灰則找補平整)→澆水養護 →抹罩面灰→澆水養護→檢查驗收→交下道工序驗收
3、操作工藝要求和標準
3.1基層處理
3.1.1混凝土墻面基層處理
混凝土外墻面清掃、刷洗、濕潤后進行噴漿并養護使之具備抹灰施工條件。加氣混凝土還要在抹灰前刷專用的混凝土界面劑。
外墻先掛線做灰餅、沖筋,然后根據灰餅或沖好的筋檢查混凝土墻面的垂直平整度。
根據平整度檢查情況確定是否采取抹灰,如平整、垂直偏差不超過15mm,則可以不抹灰而采取找補方案,將凸出表面的混凝土剔平打磨平整,局部凹坑用1:3水泥砂漿找補平整。用水泥砂漿找補時當砂漿厚度大于10mm,應用1:3水泥砂漿按照抹灰的要求分層進行,以達到抹灰面的平整度要求。
3.1.2填充墻基層表面處理
外墻填充墻材料為加氣混凝土填充墻,其表面作為抹灰的基層面,和抹灰層雖然有一定的粘接力但也極易產生空鼓現象。因此其基
層表面應進行涂刷界面劑一道處理,厚度約3-5mm,養護合格后即進行抹灰。
3.2 抹灰施工
3.2.1做餅沖筋
根據灰餅厚度合理確定每層抹灰層厚度和抹灰遍數,每層抹灰厚度控制在7-8mm,不得超厚??偟哪ɑ覍雍穸纫圆淮笥?0mm,最小不小于7-8mm為控制依據。
3.2.2抹底灰
在抹灰前一天用水把抹灰基層面充分濕潤,墻面充分吸水濕潤但抹灰時表面應無明顯水痕或積水。
砂漿攪拌后一般應在2小時內用完,不得使用拌制時間過長的砂漿。
3.2.3抹罩面灰
抹面層砂漿:底層砂漿抹灰完成后,第二天即可抹面層砂漿,抹面層砂漿前先濕潤墻面。抹面層砂漿的操作方向一般應和底層砂漿的方向相反,保證底子灰和面層灰分別形成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增加分層砂漿之間的相互作用力。
抹面層時,在檐口、窗臺、窗楣、陽臺、等其他突出墻面的構件的下表面應設置鷹嘴,上表面應設置泛水,鷹嘴和窗臺泛水的坡度為10mm。
外墻抹灰的順序:從上向下打底,底層灰抹完后,再從上向下抹面層砂漿,在抹面層灰之前,一定要先檢查底灰有無空鼓、裂縫,如有應修復后再抹面層砂漿。抹灰完成后,及時噴水養護。
3.2.4外墻抹灰質量標準
各抹灰層之間及抹灰層與基面之間粘結牢固,無分層、空鼓,面層無裂縫等缺陷。
外觀:表面光滑、潔凈、顏色均勻一致,無明顯接茬、抹紋,陰陽角順直,清晰美觀。圓弧部位的墻面和線條等抹灰必須目測平緩順暢,無明顯彎曲和硬折線。
構件厚度、寬度、標高、尺寸等上下一致。
允許偏差:
表面平整度偏差4:mm
垂直偏差:4mm
陰陽角偏差:4mm
六、內墻抹灰控制要點
1、內墻抹灰工程
以氣混凝土砌塊墻兩種為例。
2、操作工藝控制要點
2.1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面抹灰
2.1.1基層處理
加氣塊墻體抹灰前,要把基層處理好,包括加氣塊墻體灰縫松散或不嚴處,面層坑坑洼洼不平處,都要清刷干凈,用水濕潤,用水泥:石灰膏:砂=1:1:6砂漿修補好。同時,必須進行澆水,使加氣塊濕透,避免加氣塊過多地吸收砂漿中的水分。
2.1.2防開裂措施
不同基體材料交界處、剔槽部位、臨時施工洞口處兩側應采取釘鋼絲網等抗裂措施。鋼絲網與不同基體的搭接寬度每邊不小于100mm。鋼絲網的網口尺寸不應大于20mm*20mm,其鋼絲直徑不應小于1.2mm,應采取熱鍍鋅電焊鋼絲網,并宜采用先成網后鍍鋅的后熱鍍鋅電焊網。鋼絲網應用鋼釘或射釘加鐵皮固定,間距不大于300mm。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2.1.3刷好界面劑砂漿
檢查無誤后按設計要求,將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面全部進行涂刷界面劑一道。必須在刷好24小時之后才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不可趕進度。
2.1.4抹灰要分層把關
抹灰分基層、打底和罩面三個施工層次。每層施工都不得跟的過緊,要有24小時的間隔期,使砂漿有一定的強度?;鶎邮┕で耙趬ι先鏊疂駶櫋;鶎幽ɑ业闹饕康氖菍⒕W片后面和一些墻面坑洼不平處堵嚴、壓實、表面大致平整,厚度為6-8mm,加氣塊墻面屬于軟基層,基層處理的砂漿標號不宜太高,以免將基層抓起,造成空裂。
2.1.5抹灰養護
根據天氣情況選擇是否對抹灰采取濕潤保養,以使砂漿中的水泥充分水化而獲得強度。如保養在抹灰后24小時進行墻面澆水,氣溫過低要有防凍措施。
七、內墻抹灰的質量要求
內墻抹灰按照一般抹灰中的普通抹灰進行施工并進行質量驗收。
1、主控項目
1.1抹灰前基層表面的塵土、污垢、油漬等清除干凈,并應灑水潤濕。
1.2所用材料的品種和性能符合設計要求,水泥的凝結時間和安定性復驗合格。
1.3抹灰分層進行,當抹灰總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時,應采取加強措施。
1.4抹灰層與基層之間及各抹灰層之間必須粘結牢固,抹灰層應無脫層、空鼓,面層無爆灰和裂縫。
2、一般項目
2.1抹灰表面應光滑、潔凈,顏色均勻、無抹紋,分隔縫和線角清晰美觀。
2.2護角、孔洞、槽、盒周圍的抹灰表面應整齊、光滑,管道后面的抹灰表面平整。
2.3抹灰層的總厚度符合設計要求,水泥砂漿不得抹在石灰砂漿層上,罩面石膏灰不得抹在水泥砂漿層上。
2.4抹灰分格縫的設置符合設計要求,寬度和深度均勻,表面光滑,棱角整齊。
2.5有排水要求的部位做鷹嘴,鷹嘴應整齊順直,坡度一致,且應內高外低,寬度為50m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