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砌體施工質量控制要點包括:
(1) 砂漿強度不穩定。預防措施:
(a)砂漿配合比的確定,在滿足砂漿和易性的條件下,控制砂漿的強度。
(b)建立施工計量工具檢驗、維修、保管制度。
(c)砂漿攪拌加料順序:用砂漿攪拌機攪拌應充分投料,先加入部分砂子,水和全部粉煤灰,再投入其余的砂子和全部水泥。攪拌時間>3min。
(d)試驗員持證上崗,嚴格按國家規范制作砂漿試塊。
(2) 砂漿和易性差,沉底結硬
砂漿和易性不好,保水性差,砌筑時鋪攤和擠漿都困難,影響砂漿與磚的粘結力,而且容易產生沉淀,泌水現象,灰槽中砂漿沉底結硬,無法砌筑。
預防措施:
(a)低強度砂漿(25號及25號以下)必須使用混合砂漿,或摻水泥用量5~10的粉煤灰,達到改善砂漿和易性目的。
(b)拌制砂漿應加強計劃,每月拌量應根據所砌筑的部位盡量做到隨拌隨用,一般氣溫條件下,可控制在3~4小時用完,氣溫較高,可控制在2~3小時用完。嚴格杜絕隔日砂漿不經處理而繼續使用的現象。
(3) 磚砌體組砌混亂。
里外皮磚層互不相咬形成內通縫,降低了砌體強度和整體性,
預防措施:
(a)砌筑前,應對照圖紙,針對不同墻厚的磚墻交接形式預排磚花。
(b)墻體中磚縫搭接不得少于1/4磚長,空心磚二層磚應有一層拉結。
(4) 磚磚縫砂漿不飽滿,磚層水平灰縫砂漿飽滿低于80%(規范規定),豎縫內無砂漿(瞎縫)。
預防措施:
(a)改善砂漿和易性是確?;铱p砂漿飽滿和提高粘結強度的關鍵。
(b)當砌筑磚厚大于90mm時宜采用“掛、填、砌”法,即先鋪水平灰(長度不大于500mm )于磚頭掛豎灰后擠砌,對不滿的豎縫用勾抹子再行勾填飽滿的方法。抹子再行勾隙點焊限位點取樣
(c)嚴禁干磚砌墻。
(5) 斜立砌末頂緊梁板底
斜立砌末頂緊梁板底,造成墻體和梁板相接處的裂縫,在磚墻抹灰后尤為明顯,影響觀感。預防措施:
(a)操作前,對照圖紙根據梁板底有不同標高,由上至下分皮數,并做皮數桿,確保斜立砌的坡角在60~75°范圍之內,以便頂緊梁板底,模數不符時,應盡量在靠在面三皮磚內調整。
(b)斜頂砌筑宜在墻體砌筑后停歇7天進行。為保證頂砌緊密,可在上下頂縫間用楔(磚、石碎片)緊塞,并且斜立砌時采用刮漿加填喂砂漿的方法。
(6) 空心磚砌體砌筑外墻,引進大面積滲漏,要空心磚砌體砌筑外墻,由于外墻防水失效,滲入空心磚內使空心磚砌體內大量貯水,引起大面積滲漏。
預防措施:
(a)外墻砌筑應用多孔磚組砌,砌筑磚漿要飽滿。
(b)外墻的內外面均須用水泥砂漿打底。
(c)按照上條6,確保頂砌質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