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藝流程:
檢驗水泥、砂子、發泡劑質量→配合比試驗→技術交底→準備機具設備→基底清理→找標高→攪拌、澆筑混凝土→找平、壓光→養護→檢查驗收
1、基底處理:把基底垃圾清理干凈,并在澆筑混凝土前要灑水濕潤。
2、找標高:根據水平標準線和設計厚度,在四周墻、柱子上彈出面層的上平標高控制線。
3、混凝土攪拌:混凝土的配合比應根據設計要求通過試驗確定。投料必須嚴格過磅,精確控制配合比,每盤投料順序為水泥→砂子→發泡劑→水。
4、按規定留設試塊。
5、鋪設:鋪設前應將基底濕潤,并在基底上刷一道素水泥漿或界面結合劑,將攪拌均勻的混凝土,從房間內退著往外鋪設,在振搗或滾壓時低洼處應用混凝土補平。
6、找平、壓光:當面層灰面吸水后,用木抹子用力搓打、抹平。
第一遍抹壓:用鐵抹子輕輕抹壓一遍直到出漿為止;
第二遍抹壓:當面層砂漿初凝后,用鐵抹子把凹坑、砂眼填實抹平,注意不得漏壓;
第三遍抹壓:當面層砂漿終凝前,用鐵抹子用力抹壓,把所有抹紋壓平壓光,達到面層表面密實光潔。
7、養護:應在施工完成后24小時左右覆蓋和灑水養護,每天不少于2次,嚴禁上人,養護期不得少于7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