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可以自己百度一下,這是我隨便百度的
增稠劑又稱穩定劑、增黏劑、保塑劑、保水劑等。在混凝土中摻入增稠劑,當摻量較低時,能增加水溶液中黏度。由于水泥漿中自由水被約束,使得水泥粒子間的間隙得以保存,粒子間摩阻力減小,拌和物容易變形。由于黏度增加,黏聚性相應提高,因而混凝土的抗離析性得到很好的改善。如果摻量過多,黏性太大,限制了水泥漿的變形,抗剪強度提高,流變性就降低.不利于拌和物的流動。
(一)品種與性能
增稠劑屬水溶性聚合物,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水溶性樹脂類
常用的樹脂類增稠劑有聚乙烯醇的某些品種、纖維素醚、水溶性淀粉等。
聚乙烯醇能溶于熱水,只有少數溶于冷水,給使用帶來不便,故很少用。
水溶性淀粉如糊精等,實際也很少用做混凝土增稠劑。
2.聚合物電解質類
聚合物電解質類增稠劑,分為堿性、酸性和兩性型三種。
(l)纖維素類增稠劑,屬于聚合物電解質類酸性型。常用的品種有羥基丙酰甲基纖維素(甲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羧甲基羥乙基纖維素及羥丙基纖維素等。摻量一般為0. 001%~0. 05%。
纖維素類增稠劑溶于水時與水分子締合成氫鍵,使水失去流動性。游離水失去自由,致使溶液變稠。黏度的增大值取決于溶液的pH值。pH值處于等電點時黏度低;處于等電點兩側即酸性或堿性環境時,黏度隨pH值的降低而迅速增加,隨pH值升高而迅速降低。
(2)丙烯類增稠劑也屬于聚合物電解質類酸性型。常用的有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鈉、丙烯基磺酸鈉等。摻量一般為0. 001%~0. 1%。與纖維素類不同的是丙烯類摻量較大,而且只增稠,不具緩凝性,能在水泥漿液中離解成多電荷大分子量的陰離子,在同電荷強烈相斥作用下,使線團大分子變成曲線狀,增大溶液黏度。
不論是纖維素類還是丙烯類增稠劑,當超量摻入時,均會造成混凝土強度受損,使用中必須引起注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