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計算方法:
1添加聚丙烯纖維的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應符合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的規定
2聚丙烯纖維的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除應滿足結構設計要求的抗壓強度與抗折強度,以及纖維分散性、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外,在某些條件下還應滿足對抗裂性能、抗疲勞性、抗滲性、抗凍性、耐沖刷性或耐腐蝕性等項的要求。
3參考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的規定。聚丙烯纖維的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應采用試驗-計算法,并按下述步驟進行;
a)根據強度標準值或設計值以及施工配制強度提高系數,確定試配抗壓強度與抗拉強度或試配抗壓強度與抗折強度。
b)根據試配抗壓強度計算水灰比。
c)根據試配抗壓強度與抗折強度,或通過已有資料確定聚丙烯纖維的添加量。
d)根據施工要求的稠度通過試驗或已有資料確定單位體積用水量,如摻加外加劑時應考慮外加劑的影響。
e)通過試驗或有關資料確定合理砂率。
二、纖維混凝土的概念:
纖維混凝土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纖維和水泥基料(水泥石、砂漿或混凝土)組成的復合材料的統稱。水泥石、砂漿與混凝土的主要缺點是:抗拉強度低、極限延伸率小、性脆,加入抗拉強度高、極限延伸率大、抗堿性好的纖維,可以克服這些缺點。
所用纖維按其材料性質可分為:①金屬纖維。如鋼纖維(鋼纖維混凝土)、不銹鋼纖維(適用于耐熱混凝土)。②無機纖維。主要有天然礦物纖維(溫石棉、青石棉、鐵石棉等)和人造礦物纖維(抗堿玻璃纖維及抗堿礦棉等碳纖維)。③有機纖維。主要有合成纖維(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醇、尼龍、芳族聚酰亞胺等)和植物纖維(西沙爾麻、龍舌蘭等),合成纖維混凝土不宜使用于高于60℃的熱環境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