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科學管理,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
制定崗位責任制和各項規章制度是企業管理的首要任務和重要部分。項目經理必須重視制度的建立,在施工現場必須抓好督促及落實工作,并要在原有的規章制度基礎上,根據該工地的實際情況,建立各種人員的崗位責任制,明確工地管理人員的職責,且成文張貼于工地辦公室,以便對照執行。
2、提高認識,加強對一線工人的管理
要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必須思想領先,即首先要提高管理意識。企業核心問題是管理。由于生產工人流動性大,普遍技術素質差,質量意識薄弱,只重工作進度,忽視工程規模及質量,貪圖方便,盲目求快,責任性不強,安全意識差,給施工管理帶來很大難度,對這些意識和做法要徹底改變。
3、組織施工,努力抓好工程質安管理
項目經理在指揮各項工程中,必須認真搞好工程質量安全管理,要把一個施工現場的許多單位組織起來,有節奏地、均衡地進行施工,使其達到工期短、質量好、保安全、成本低的效果,這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它包括技術、質量、安全、材料、進度和施工現場等各項管理工作。
因此,在施工管理中,必須實行制度化、網絡化,理順公司的管理制度,使各項管理形成制度化。項目經理要經常組織召開專業業務分析會,要把各種專業業務分析的結論、信息及時反映給公司,能更好地實現對現場施工過程的全面控制。
4、抓好建筑市場信息,強化項目成本控制
現代的科學管理方法日新月異,項目經理必須充分清楚和了解國內外建筑市場的新材料、新動態。先以施工圖為依據,進行工料分析,并作大量的市場調查,杜絕不合格產品的進場使用。材料的質量如果不符合要求,則工程質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標準。因此,加強材料的質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質量重要保證,也是創造正常施工條件的前提。
5、采取措施,做好施工機械防護
機械的控制包括施工機械設備,工具費控制。要根據不同的工藝特點和技術要求,選用合適的機械設備。正確使用、管理和保養好機械設備,為此要健全“人機固定制度”,“操作證制度”,“崗位責任制度”,“安全使用制度”,“交接班制度”等等,確保機械設備處于最佳使用狀態。
![]()
擴展資料:
“施工質量事故處理”的方式有:返工處理、返修處理、讓步處理、降級處理、不作處理五種情況。
1、 在檢驗批驗收時,對嚴重的缺陷應推倒重來,一般的缺陷通過翻修或更換器具、設備予以解決后重新進行驗收。
2、 個別檢驗批發現試塊強度等不滿足要求等難以確定是否驗收時,應請有資質的法定檢測單位檢測鑒定,當鑒定結果能夠達到設計要求時,應通過驗收。
3、 當檢測鑒定達不到設計要求、但經原設計單位核算仍能滿足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檢驗批,可予以驗收。
4、 嚴重質量缺陷或超過檢驗批范圍內的缺陷,經法定檢測單位檢測鑒定以后,認為不能滿足最低限度的安全儲備和使用功能,則必須進行加固處理,雖然改變外形尺寸,但能滿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術處理方案和協商文件進行驗收,責任方應承擔經濟責任;
5、 通過返修或加固后仍不能滿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單位(子單位)工程,嚴禁驗收。
建設單位所采取的施工質量管理措施,是委托有資格進行質量監督檢驗的機構,在建筑物施工過程中進行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①參與建筑物定位和水準標高的核對、驗收;
②根據標準、規范和設計要求,對施工單位進場的建筑材料、加工成品、半成品、建筑設備和現場分部、分項工程的質量,進行必要的抽查;
③及時參與各項隱蔽工程驗收;
④根據施工單位所提供的竣工圖和技術檔案資料,對施工質量進行全面的驗收和鑒定;⑤簽發合格憑證。
施工單位所采取的施工質量管理措施是:
①認真熟悉和審查圖紙,發現問題及時向設計單位提出;
②在施工組織設計和冬、雨季施工方案中,以及對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制定保證質量的技術措施;
③逐級進行技術交底,包括口頭和書面交底,必要時要進行樣板交底;
④對施工隊組的成員進行技術考核;
⑤檢查施工機具和施工工藝是否能按質量標準完成任務;
⑥根據質量標準,對各種進入現場的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及建筑設備進行檢查驗收,保證以合格的產品用在工程上;
⑦在施工組織上實行崗位責任制,加強全面質量控制,嚴格隊組自檢、互檢、交接檢查;
⑧設立專職質量檢查機構,進行施工過程中的檢查、監督和質量評定工作,把好工程質量關;
⑨提出進場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建筑設備的檢驗記錄,現場分部、分項工程檢查記錄,施工試驗記錄,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和竣工圖紙,作為建設單位驗收和鑒定施工質量的依據。
為了統一建筑安裝工程施工質量的檢驗評定工作,中國自1963年開始制定并陸續頒發了《建筑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作為檢驗評定施工質量的依據。
依據:
1.共同性依據.
指適用于施工階段,且與質量管理有關的通用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和必須遵守的基本條件.
主要包括:工程建設合同;設計文件;設計交底及圖紙會審記錄,設計修改和技術變更等;國家和政府有關部門頒
頒布的與質量管理有關的法律和法規性文件,如《建筑法》《招投標法》《質量管理條例》等.
2.專門技術性法規.
指針對不同行業,不同質量控制對象制定的專門技術性法規.
按施工過程控制分為:
1.施工準備控制
指在各工程對象正式施工活動開始前,對各項準備工作及影響質量的各因素進行控制,這是確保施工質量的先決條件。
2.施工過程控制
指在施工過程中對實際投入的生產要素質量及作業技術活動的實施狀態和結果所進行的控制,包括作業者發揮技術能力過程的自控行為和來自有關管理者的監控行為。
3.竣工驗收控制
它是指對于通過施工過程所完成的具有獨立的功能和使用價值的最終產品〔單位工程或整個工程項目〕及有關方面(例如質量文檔)的質量進行控制。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施工質量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