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氨酯全稱為聚氨基甲酸酯 ,是主鏈上含有重復氨基甲酸酯基團的大分子化合物的統稱。它是由有機二異氰酸酯或多異氰酸酯與二羥基或多羥基化合物加聚而成。聚氨酯材料用途非常廣,可以代替橡膠,塑料,尼龍等,用于機場,酒店,建材,汽車廠,煤礦廠,水泥廠,高級公寓,別墅,園林美化,彩石藝術,公園等領域。
中文名
聚氨酯
外文名
Polyurethane
用途
可以代替橡膠,塑料,尼龍等
別名
聚氨基甲酸酯
用于
機場,酒店,建材
物化性質
CAS No.:51852-81-4
分 子 式:通式可以是 -[-O-CONH-]n-
聚氨酯的力學性能具有很大的可調性。通過控制結晶的硬段和不結晶的軟段之間的比例,聚氨酯可以獲得不同的力學性能。 因此其制品具有耐磨、耐溫、密封、隔音、加工性能好、可降解等優異性能。
聚氨酯抗多種酸堿和有機溶劑腐蝕,因此經常被用在橡膠制品在惡劣環境下的替代品。
研發歷史
聚氨酯(簡稱PU)是由多異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或/及小分子多元醇、多元胺或水等擴
點擊查看圖片
鏈劑或交聯劑等原料制成的聚合物。通過改變原料種類及組成,可以大幅度地改變產品形態及其性能,得到從柔軟到堅硬的最終產品。聚氨酯制品形態有軟質、半硬質及硬質泡沫塑料、彈性體(聚氨酯彈性體主要又包含熱塑性TPU和熱固性―多以澆注工藝實現CPU)、油漆涂料、膠粘劑、密封膠、合成革涂層樹脂、彈性纖維等,廣泛應用于汽車制造、冰箱制造、交通運輸、土木建筑、鞋類、合成革、織物、機電、石油化工、礦山機械、航空、醫療、農業等許多領域。
1937年德國Otto Bayer教授首先發現多異氰酸酯與多元醇化合物進行加聚反應可制得聚氨酯,并以此為基礎進入工業化應用,英美等國1945~1947年從德國獲得聚氨酯樹脂的制造技術于1950年相繼開始工業化。日本1955年從德國Bayer公司及美國DuPont公司引進聚氨酯工業化生產技術。20世紀50年代末我國聚氨酯工業開始起步,近十幾年發展較快。密胺聚氨酯俗稱:三聚氰胺泡沫。是密胺樹脂多元醇和氮磷復合膨脹型阻燃劑與異氰酸酯MDI混合發泡,制成蜜氨聚氨酯泡沫塑料,所得到的蜜氨聚氨酯硬泡塑料阻燃等級:氧指數可達到30-31%。且無毒,低煙,出方高,噸出方數保持在20~22立方米,為環保級聚氨酯泡沫塑料,物理性能同時符合:GB50404-2007標準,達到B1級阻燃密胺聚氨酯泡沫塑料要求
主要用途
由于聚氨酯含有強極性氨基甲酸酯基團,調節配方中NCO/OH的比例,可以制得熱固性聚氨酯和熱塑性聚氨酯的不同產物。按其分子結構可分為線型和體型兩種。體型結構中由于交聯密度不同,可呈現硬質、軟質或介乎兩者之間的性能,具有高強度、高耐磨和耐溶劑等特點。
在高鐵防水施工中,通常使用以“聚脲材料”做成的涂層。它不僅具有優異的耐磨性、抗沖性、抗開裂、耐紫外線以及耐高低溫性能,而且在施工效率極高,一次施工即可達到設計厚度,還不受環境溫度、濕度影響,可在任意曲面、斜面及垂直面上快速噴涂成型,完全滿足了無碴軌道的苛刻要求,而生產聚脲材料的主要原料便是聚氨酯。
根據所用原料的不同,可有不同性質的產品,一般為聚酯型和聚醚型兩類??捎糜谥圃焖芰?、橡膠、纖維、硬質和軟質泡沫塑料、膠粘劑和涂料等。聚氨酯材料可用在國民生活的各個領域,應用范圍非常廣。下面列舉出部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產品做簡要介紹。
聚氨酯泡沫材料。分為硬質聚氨酯泡沫、半硬質聚氨酯泡沫和軟質聚氨酯泡沫材料。硬質聚氨酯泡沫主要用于建筑隔熱材料、保溫材料(管道設施等的保溫隔熱)、生活用品(床、沙發等的墊材、冰箱,空調等的隔熱層和沖浪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