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操作工藝
工藝流程:塔腳手架→墻面清理粉塵、污垢→澆水濕潤墻面→吊垂直找方抹灰→抹底灰→抹面層水泥砂漿。
(1)基層為混凝土外墻板:
1)基層處理:若混凝土表面很光滑,應對其表面進行“毛化處理”將其光滑表面用鉆子剔毛,剔去光面,使其變粗糙不平。
2)吊垂直、套方找規矩:按墻上已彈的基準線,分別在門口角、垛、墻面等處吊垂直,套方抹灰餅。并按灰餅沖筋。
3)抹底層砂漿:首先刷素水泥砂漿水泥漿一道,緊跟抹1:3水泥砂漿,每遍厚度5~7mm,應分層分遍與所抹筋齊平,并用大刮平找直,木抹子挫毛。
4)抹面層砂漿:底層砂漿抹好后,第二天即可抹面層砂漿,首先應將墻面洇濕,粘水槽,抹面層砂漿。面層砂漿應采用1:2.5水泥砂漿抹時先薄薄地刮一層灰使其與底灰粘牢,緊跟抹第二道灰,并用杠橫豎刮平,木抹子挫平,鐵抹子溜光壓實。待表面無明水后,用刷子蘸水按垂直于地面的同一方向,輕刷一遍,以保證面層抹面的顏色一致,避免和減少收縮裂縫。
先從上往下打底,底灰抹完后,架子再反上去,再從上往下抹面層砂漿時,應注意先檢查底層灰是否有空鼓現象,如有空裂現象應剔鑿反修后再做面層,另外應注意底層砂漿上的塵土污垢等應先清凈,澆水濕潤后,方可進行面層抹灰。
5)滴水線(槽):在檐口、窗臺、雨篷、陽臺、壓頂和突出面的凸線等上面應做出流水坡度,下面應做滴水線(槽)。流水坡度及滴水線(槽)距外表面不小于40mm,滴水線(又稱鷹嘴)應保證其坡向正確。
6)養護:水泥砂漿抹灰層應在潮濕的環境下養護。 (2)滴水線(槽):做法及養護要求同上。 (3)基層為磚墻:
1)基層處理:將墻面上殘余砂漿、污垢、灰塵等,清理干凈,并用水澆墻,將磚縫中的塵土沖掉,并將墻面濕潤。
2)吊垂直、套方、找規矩、抹灰餅同上。
3)沖筋,抹底層砂漿采用1:3水泥砂漿:沖筋抹平,用大橫豎刮平,木抹子搓毛,終凝后澆水養護。
4)抹面層同上
5)滴水線(槽)施工作法及灰層養護同上。 |
|